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22篇
教育与普及   37篇
理论与方法论   23篇
综合类   166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82篇
  2008年   193篇
  2007年   153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32年   1篇
  192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西露 《奇闻怪事》2009,(12):40-41
你听说过堂堂的一节市级公开课,有整节课净教读书的吗?不,严格地说是只教读一个自然段的吗?你一定会觉得那是“天方夜谭”。告诉你吧,千真万确,我就是那“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相似文献   
52.
粘合作用是在句与句之间起作用的一种语义关系,是通过一定的表达方式表现出来的,可以使语篇结构完整,语意连贯。文章从语音、句法、和词汇等方面分析,表明粘合作用是构成完整语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3.
欧国芳 《科技信息》2012,(20):215-216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语篇分析这个版块多被任课教师忽略。而语篇分析对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水平的作用不可小觑,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加大语篇分析的比重。  相似文献   
54.
叙事进程关涉叙事语篇展开和推进的过程,已经引起叙事学界的广泛关注。叙事进程中的动态因素表明评价贯穿于整个叙事语篇。无论是语篇的不稳定因素还是张力因素,都离不开叙述者对故事的阐释和判断,离不开叙述者的评价。中国文章学用于论证文章各个部分主题意义相互衔接的"起承转合"之说,也完全适用于分析叙述者评价建构的语篇人际意义脉络。叙事语篇的主题意义和人际意义两条脉络共同推动作品的叙事进程,有助于全面深化语篇主题意义和修辞目的的识解。  相似文献   
55.
《急就篇》是西汉史游编撰的一部教学童识字用的教材,它不仅在我国传统语文教育史上产生过重要的作用,于书法也有着非常的意义,吸引了各领域的众多学者来研究它,影响及于海外。但是由于时日久远,许多相关文献先后亡佚掉了。本文就是对这些亡佚文献所作的一个考证。  相似文献   
56.
陈玉秀 《科技信息》2009,(32):131-132
大学英语语篇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仍很普及,阻碍着学生的阅读水平提高,本文指出语篇分析法的重要性,从衔接与连贯的角度探讨文章的构架,对增强学生的语篇意识、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技能、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都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7.
58.
张薇 《科技信息》2011,(26):261-262
8B Unit6 A charity walk Reading的第一课时,根据教材编者的设计理念,Reading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大意,能复述课文主要内容。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形成语篇整体阅读的习惯,同时培养阅读的各种微技能,如快速阅读及根据问题寻找信息的能力,根据语境猜测词义的能力,认知课文组织结构的能力等。  相似文献   
59.
张通 《科技信息》2012,(32):I0093-I0093
中国的英语教学中,阅读能力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学生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本文讨论了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即批判性语篇分析法。通过该方法,学生们可以极大地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本文主要介绍了批判性语篇分析的含义和它在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0.
《入蜀记》是南宋诗人陆游在入蜀途中的日记,也是中国第一部长篇游记,其中,陆游对于入蜀途中所看到的世情民俗等记载,对于我们研究南宋的民俗现象具有着重要的作用。根据对《入蜀记》的解读,本文将从物质生活民俗、物质生产及社会生活民俗、精神民俗三个方面入手,来探讨《入蜀记》中的南宋民俗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