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156篇
理论与方法论   28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6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A:关于细胞为什么会衰老死亡,曾有不下几十种假说,比如神经内分泌学说、免疫学说、代谢废物积累学说、DNA损伤修复学说等。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细胞衰老机制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2009年,三位科学家曾因"发现了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而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相似文献   
132.
奇云 《科技潮》2012,(11):58-61
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揭晓。因在细胞核重编程研究领域作出重大贡献,英国科学家约翰.格登(John Gurdon)和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Shinya Yamanaka),共同分享了这一奖项。  相似文献   
133.
因“在已灭绝的古人类的基因组和人类演化方面的发现”,斯万特·帕博获得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回顾了人类起源的长久之问、生物测序技术的突破发展和帕博团队的科研历程,明确了其源于兴趣、攻坚克难的古DNA领域探索之路和丰硕成果:首次实现了对已灭绝古人类尼安德特人的全基因组测序,发现了未知古人类丹尼索瓦人,为人类的进化遗传学提供了新证据。帕博对人类进化遗传中基因流动探索的科研历程,展现了严谨的科学精神以及理想的科研生态;他的科研成果和理念,实现了古基因组学跨越学科与时代的价值,也引起了人类未来将去往何方的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34.
毛磊  潘治 《科学之友》2005,(12):36-36
胃溃疡到底是由什么引起的?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压力和生活方式等还被视为导致胃溃疡的主要原因。当时的医学界将胃溃疡看作一种慢性病,对它束手无策。1982年,澳大利亚学者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发现了幽门螺杆菌,并证明该细菌感染胃部会导致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这  相似文献   
135.
上世纪80年代,克里斯蒂安·N·沃尔哈德(ChristianeN.Volhard)和埃里克·F·维斯查斯(EricF.Wieschaus)解决了生命之谜的一个核心问题:受精卵中的基因如何指导胚胎的形成。由于这项工作,沃尔哈德博士、维斯查斯博士和爱德华·L·刘易斯(EdwardB.Lewis)获得了1995年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自此,沃尔哈德也仅仅是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项的第10位女性。今年63岁的沃尔哈德目前管理着位于德国蒂宾根市的马普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在业余时间她致力于提高女性在科学界的地位——她拿出个人积蓄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莱雅女科学家奖的10万美元奖金设立了“克里斯蒂安·N·沃尔哈德基金”,为青年女科学家提供照看孩子和家政服务。沃尔哈德博士6月在纽约就其新书《孕育新生:基因如何引导发育》的出版接受了《纽约时报》记者克劳迪娅·德雷福斯(ClaudiaDreifus)的采访。  相似文献   
136.
人类生命的基本规律是生老病死,人类的最大福祉是健康长寿。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生命科学家伊丽莎白·布莱克本(Elizabeth Blackburn)、卡萝尔·格雷德(Carol Greider)和杰克·绍斯塔克(Jack Szostak),以表彰他们“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从而揭秘出衰老和罹患癌症等严重疾病的真谛.为人类益寿延年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137.
1 引言 温伯格(S.Weinberg,1933~)是当代最有影响的理论物理学家之一.他由于创立把电磁作用和弱作用统一起来的"标准模型"理论的贡献,与萨拉姆(A.Salam,1926~1996)和格拉肖(S.Glashow,1932~)共享1979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奖.  相似文献   
138.
吴宏杰 《科技信息》2010,(27):I0284-I0284
在一九八八年那次世界各国诺贝尔奖得主的巴黎聚会上。有人问一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是最主要的东西呢?"这位白发苍苍的老学者回答道:"是幼儿园。"  相似文献   
139.
姜岩 《自然杂志》2005,27(4):233-237
编者按:2005年6月26日至7月1日在德国的林道举行了"诺贝尔科学奖论坛",有44位诺贝尔得主出席了会议.这些世界上顶级的科学大师聚在一起会讨论些什么?他们关注哪些科学和社会问题?这显然是广大读者很感兴趣的话题.在报告会上,大师们对"物质结构和规律"、"物质、宇宙和生命的演化"、"能源短缺和全球变暖"等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对中国科技的崛起和中国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的前景作了展望和评点.新华社记者姜岩博士参加了会议并对会议的进程和直面大师的感受作了及时的报道,现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0.
《科学之友》2004,(11):47
我,签名 人艾 尔 弗里 德·伯哈 德·诺贝 尔 ,经过 郑 重的 考虑 后 特此 宣布 ,下 文 是关 于 处 理 我死 后 所 留 下的 财 产的 遗嘱 : 在 此我 要 求 遗 嘱执 行 人 以 如下 方 式 处 置我 可 以 兑 换的 剩 余 财 产 :将 上 述 财 产 兑 换 成 现 金 ,然 后 进 行安 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