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074篇 |
免费 | 1683篇 |
国内免费 | 842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948篇 |
丛书文集 | 829篇 |
教育与普及 | 167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21篇 |
现状及发展 | 81篇 |
研究方法 | 2篇 |
综合类 | 1755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90篇 |
2024年 | 166篇 |
2023年 | 301篇 |
2022年 | 310篇 |
2021年 | 463篇 |
2020年 | 459篇 |
2019年 | 373篇 |
2018年 | 248篇 |
2017年 | 316篇 |
2016年 | 343篇 |
2015年 | 472篇 |
2014年 | 785篇 |
2013年 | 816篇 |
2012年 | 912篇 |
2011年 | 931篇 |
2010年 | 870篇 |
2009年 | 998篇 |
2008年 | 1115篇 |
2007年 | 983篇 |
2006年 | 766篇 |
2005年 | 718篇 |
2004年 | 773篇 |
2003年 | 691篇 |
2002年 | 659篇 |
2001年 | 684篇 |
2000年 | 496篇 |
1999年 | 440篇 |
1998年 | 462篇 |
1997年 | 409篇 |
1996年 | 375篇 |
1995年 | 376篇 |
1994年 | 295篇 |
1993年 | 246篇 |
1992年 | 216篇 |
1991年 | 214篇 |
1990年 | 202篇 |
1989年 | 216篇 |
1988年 | 153篇 |
1987年 | 110篇 |
1986年 | 74篇 |
1985年 | 22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6篇 |
1980年 | 3篇 |
1963年 | 3篇 |
1962年 | 2篇 |
1958年 | 3篇 |
1957年 | 1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姜兴起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3,(Z2)
提出了具有时变系数的回归模型及其模型识别和参数估计的贝叶斯方 法.在此模型中对于时变回归系数的变动,应用了高斯型概率差分方程式作 为约束条件,称之为高斯型平滑性事先分布.模型中的超参数(hyperparame- ter)的估计,采用了最大似然估计法.模型的识别(差分次数的决定)应用了 Akaike的最小 ABIC法.给出了模型估计的算法及其应用例子.最后,讨论了 平滑性事先分布中参数的最优估计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2.
993.
任树林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9(4):62-64
推导了利用间接金属指示剂指示终点的林邦误差公式,并给出了间接金属指示剂最佳用量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94.
激励是组织行为学的核心问题.激励期望理论又是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激励理论的深入研究,就会触及到激励冲突的复杂问题.本文提出激励冲突的概念,并分析其所具有的多重特性.在对传统的激励期望理论作进一步探讨后.对一个完整的组织“目标—激励”体系,得出相应的激励冲突状态,明晰地揭示出激励冲突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995.
提出了一种对铜锍品位进行预测的新方法 ,即以采集的现场数据为基础 ,采用系统辨识动态地建立了AR(p)模型与三次指数平滑模型 .AR(p)模型要求数据对象是平稳时间序列 ,而三次指数平滑模型的数据对象具有随机性 ,考虑到铜锍品位的波动性 ,将 2种模型按最小二乘原理 ,以组合预测误差平方和为目标函数 ,通过使误差平方和极小化来确定 2种预测方法的最优加权系数 ,建立了一种新的组合模型 ,其预测误差最小 .结果表明 ,在当时数据条件下 ,AR(p)与指数平滑组合模型比AR(p)与指数平滑模型单独使用时精确度都要高 ,这对指导生产具有实用意义 . 相似文献
996.
随机AR(1)MA(1)模型的参数矩估计及其相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矩估计法,给出了双重时序模型AR(1)-MA(1)的参数矩估计。在第二重模型MA(1)噪声方差已知的条件下,通过对协方差函数渐近性质的研究,证明了该矩估计的相容性。讨论了第二重模型满足对数MA时的参数的矩估计及其相容性、自相关函数及谱密度。 相似文献
997.
沈浩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0,26(1):45-48
针对传统加工圆弧面特别是大圆弧面存在加工复杂且成本高的问题 ,提出了通过选取适当的加工参数 ,利用铣床和盘形立铣刀对圆弧曲面进行近似加工的方法 ,同时对加工后产生的加工误差进行了分析 .实践表明 :用椭圆曲线代替圆弧曲线进行近似加工无须添加专用工装 ,可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998.
提出了一种基于包络线法 ,并结合优化技术来评价涡旋型线轮廓度误差的数据处理方法 .该方法优点在于在涡旋型线轮廓度误差评定过程中能自动实现加工基准与测量基准的适应性调整 ,以此分离加工基准与测量基准之间的位置误差 ,消除位置误差对轮廓度误差评定结果的影响 .经实际应用证实 ,该方法简便、合理 ,为科学地评价涡旋型线轮廓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9.
基于涡旋型线的精密加工 ,设计了一套涡旋盘的检测系统 .利用该系统可以检测得到涡旋体的线轮廓度误差 .该系统不存在二次装夹误差 ,检测结果直接反映加工误差 ,可直接用于生产现场中涡旋型线的检测 ,有效地防止了废品的产生 . 相似文献
1000.
本首先在一致凸Banach空间中对非扩张映射讨论了带误差的Mann迭代过程的一些特性。然后将Reich的相应定理推广到带误差的Mann迭代过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