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4篇
  免费   6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15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1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101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商标词的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涉及到语言规律、地域文化、消费心理和审美取向等诸多因素。在翻译商标词时,译者应在等效翻译原则的指导下,尽可能将商品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功效特色等效地传达出来。  相似文献   
72.
王艳平 《科技信息》2007,(9):136-136
1983年托马斯首次提出语用失误的概念。语用失误会导致交际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本文从语用负迁移、价值观念的差异、思维方式的差异、宗教信仰的差异、习俗的差异多个角度来分析语用失误的原因,从而为英语学习者成功的进行跨文化交际提供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73.
刍议龙岩地方普通话中的方言语法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岩城乡群众中流行的"地方普通话"和国家推广的规范普通话相比,存在着一些属于方言性质的语法成分,这些方言成分的存在对龙岩人与其他方言区之间交际带来的影响不如方言语音特征影响明显.考察龙岩地方普通话与规范普通话语法方面的差异以及龙岩地方普通话中带方言性质的语法现象存在的语用价值.  相似文献   
74.
象似性原则是指语言的形式和它所代表的事物之间存在一种象似性,这种象似性直接映照所表现的意义、概念、和经验结构。该原则包括顺序象似性原则,距离象似性原则,数量象似性原则,标记象似性原则等。本文以顺序象似性原则为基础,列举该原则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语言层面、语用层面和篇章层面中的体现,以揭示顺序象似原则在语言符号中的普遍与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75.
文章从语用学的角度,撷取曹禺《日出》中的几个言语片断,侧重社会文化背景、语言心理、美学情趣等方面,对作品中的人物在特定情景中运用话语进行交际的表达效果,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  相似文献   
76.
指出尽管Leech的“礼貌原则”具有普遍性,但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遵循这一原则以及对影响遵循这一原则的因素的解释上存在着差异。指出语言能力强的人,语用能力不一定就强;语言知识高深的人,不一定能在跨文化交际中取得成功。在跨文化交际中,应当高度注意风俗上的差异,顺利完成共同点较少的文化交际之间的转变。  相似文献   
77.
军事用语语义泛化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从语言系统外部来看:主要与语用环境的相似、言语修辞活动、言语交际中的心理因素等社会文化语用条件有关联;二是从语言系统内部来看,主要与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8.
英语动词时态形式的语用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态"和"时间"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过去的英语语法书过度地强调了动词时态形式的 时间范畴,很多外语学习者认为:过去时态表示"过去",而现在时态表示"现在"。从语用学角度分析 动词现在时态形式和过去时态形式的不同语用功能,以期对其有一个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79.
so that能引导目的、结果和条件状语从句。由于它集三种语用功能于一身,并且形式一样,常常令人混淆。此外,它引导的目的状语从句和结果状语从句意思上有重叠之处,因此更不易区别。有鉴于此,本文作者觉得有必要对so that从句的语用功能和区别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0.
语法的三个平面的研究,形成了"结合论"和"包含论"两个不同的研究倾向."结合论"者把语法同语义、语用相并立,坚持语法的独立性或句法的纯洁性;"包含论"者认为语法中包含着句法的、语义的、语用的内容,应从句法、语义、语用这三个方面来对语法进行研究.关于是"句法"还是"语法"的看法,这绝不是一字之差的小问题,它导致了语法本体论的不同,并由此形成了不同的方法论,形成了不同的语法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