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6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51篇
教育与普及   107篇
理论与方法论   40篇
综合类   2159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105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237篇
  2009年   261篇
  2008年   219篇
  2007年   173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本文从英汉语言差异入手,论证了中国古诗意境美的形成和古汉语本身的属性和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正因为这种密切关系决定了古典诗歌的意境美在汉诗英译时是不可传译的.  相似文献   
52.
比喻是人类最重要的话语形式之一。一切物理世界的似同和差异都经过民族文化的过滤和加工。维吾尔文学作品中的比喻也是如此。作家对喻体的选择植根于本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因民族不同,造成喻体选择也有所不同。本文从文化的角度,考察维吾尔文学作品中作家对喻体选择的社会文化成因以及不同喻体所体现的独特的维吾尔文化内涵。这对我们进一步了解比喻的特点,探讨不同文化对比喻构成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3.
黎娜 《咸宁学院学报》2004,24(5):114-116
本文由对于吕志鲁教授译作《珍妮给了我一个吻》的争论而起,首先论述了僵化“忠实”论的不可行性。继而从文化角度、交际角度和图式理论的角度论述了增补手段在诗歌翻译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并对译作《珍妮给了我一个吻》的成功运用增补手段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54.
周朝生  孙小力 《皖西学院学报》2004,20(1):148-149,156
江南古典园林的构筑手法,世人论说多就景而景、就法而法。其实这诸多造园手法,许多根本就是筑园者从诗、画等艺术形式中借鉴所得,它和中国山水诗画的演进息息相通。本文立足于从诗、画与园林构筑关系的角度,阐述江南古典园林的构筑手法。  相似文献   
55.
汉代诗歌表现出了对人的生命命运及价值的重新发现、思考和追求 ;还对男女两性之间的爱与恨作了直接的坦露和表白。爱情婚姻题材作品在汉代诗歌中占有很大比重。本文将汉代诗歌与汉代婚姻观念、婚姻形式作一联系 ,就个中所蕴涵的文化现象进行了合理的阐释。  相似文献   
56.
谢庄诗歌律化初探——兼与刘跃进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论述诗歌格律化的进程,总是以永明为重点。然而通过对永明之前的刘宋诗人谢庄作品的探讨,可以看出谢庄的诗歌律化程度已不逊于永明诗人;谢庄的诗还是值得继续深入研究的。  相似文献   
57.
唐寅诗文潇洒,书画冠绝,而细读其诗,我们却看到这位外表风流倜傥的才子内心实际上充满了苦闷忧愁和悲哀愤懑。唐寅追求一生却处处碰壁,心灵与人格倍受煎熬与折磨,但唐寅不甘作茧自缚,他在痛苦与失意中努力寻求精神的自由和灵魂的解放。他以花为友,豪饮长醉,狎妓风流,举止怪异,为孤傲本真的心灵披上了一件磊落不羁、似真亦幻的风流外衣。他率真颖达、清高自傲的人格特征通过花、鹤、琴、笛等一般象征寄托物和放旷的言行、风流的外表曲折反映在其诗歌的情志内容之中。  相似文献   
58.
正主办: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贵州省科技厅/贵州省科协/贵州省教育厅/当代贵州期刊传媒集团承办:大众科学杂志社征集作品分类科普文学作品科普影视作品科研成果科普化作品奖项设置以上三大类作品.分设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若干名●参赛作者省内外高等院校师生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科技人员热爱科普创作的社会人士参赛投稿时间2014年5月1日至9月30日赛作品投稿邮箱:dzkxyk@163.com科普作品创作大赛QQ群:119434212投稿电话:0851-5890687  相似文献   
59.
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中的“闲笔”,都有其很重要的作用。《药》文中的“闲笔”,短短两句话,既突出了主题,拧紧了结构,又表现了个性,何等精炼!《藤野先生》中的几处闲笔,看似可有可无,实则烘云托月,增强了人物形象的感人效果。因此,我们在阅谈鲁迅先生的小说时,特别注意从中体会他设计人物语言的匠心,必定会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