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2篇
  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46篇
教育与普及   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8篇
综合类   57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641.
诗学的演变首先都是基于其主要知识范式的,当"今文学"的权威和神圣光环还没有退却前,它仍旧是晚清"今文学"家诗学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须遵循的金科玉律。晚清"今文学"出现了衰落,并由此造成了"今文学"诗学话语的现实困境以及诗学美学话语的呈现,进而实现了诗学经学话语向诗学美学的裂变,最终导致了晚清诗学知识范式的嬗变。至此,中国诗学也由传统开始彻底走向了近代。  相似文献   
642.
古代中国人以朴素的有机系统观看待宇宙,认为人与自然不可分离,是相通无碍的。这就形成了独特的“天人合一”观。儒、道、禅宗三家都持“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它对中国传统诗学影响深远:从这一宇宙观出发,认为艺术创造于物我互通、心物交感之中,而西方人则从主客二分出发,认为艺术是主体对客体摹仿的产物;中国诗学从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去寻求艺术的美,而西方人则从审美对象的物理属性中去寻求和谐之美;中国传统诗学强调心与物相合,我消融于物,化入其境,西方人却从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来分析事物,艺术创造中强调主观情绪和知性的介入。  相似文献   
643.
"广西文场"是广西特有的一种曲艺形式,曲调高雅,文词优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突出的美学价值。从美学的视角,系统深入地分析,"广西文场"诗学之美、形象之美、感性之美和身体之美。  相似文献   
644.
刘恪的《现代小说语言美学》开启了从语言角度研究文学的新视角、新路径,从而使中国的文学理论切近到当下文学实践的内部,对中国文学理论摆脱当前困境给出了可行的出路:可以解决文学理论与当下文学现象脱节的问题;“语言诗学”为承认文学的独特性、探索文学奥秘提供了可能性;“语言诗学”是沟通“审美诗学”与“文化诗学”的桥梁。  相似文献   
645.
邢台是传统汉人居住区,今境内却生活着上万回族。关于邢台回族的来源,至迟可追溯到元代。元初以来,回回人以各种方式迁入邢台并落籍入居,构成邢台回族历史来源的主体成分,明初、清末民初时期是回族迁邢的两个重要时期。几百年来,因为经商、战争、灾荒、移民等原因,各地回族陆续落籍此地,形成了今日邢台回族的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646.
张执浩是当下诗坛上一位比较重要的湖北籍诗人,其诗歌的独特之处在于对语言的精到把握。诗人以"梦话"作为诗歌的语言生成机制与突破口,能灵活运用拟人、隐喻等各种修辞来提升诗艺,并注重运用张力美学来调整词语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形成诗人独特的"离心诗学"。张执浩自如地运用各种语言技巧使其诗歌写作日益精进,但并不在语言迷宫里迷失方向,而是注重对汉语诗性特征的开掘。其诗歌写作拓展了诗歌语言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647.
方拱乾是清初流人之一。他主张诗歌要写真性情,寄托要静而专,但诗歌亦要发挥其娱乐的作用。同时认为“诗当用人,勿为人用”,诗歌要有个性。方拱乾论诗推崇杜甫,对杜诗甚为喜爱。在此诗学观的指导下,方拱乾的诗歌为清初诗坛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648.
九叶诗派以艾略特的诗歌主张为参照系,推崇“新诗现代化”的诗学理论,探寻并确立了“现实、象征、玄学的综合”这一新的诗美原则,在特定的战争年代建构了中国式现代主义的诗歌与诗论,他们是“新诗现代化”自觉的提倡者和实践者,有力地推动了新诗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649.
在陆耀东先生主编的《中国诗学丛书》(湖南人民出版社 2 0 0 0年 1 1月第 1版 )中 ,由武汉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龙泉明教授和中南民族大学邹建军教授合著的《现代诗学》具有特别的意义。这种特别的意义首先是由《现代诗学》的“选题时段”所决定的。众所周知 ,在中国诗学发展的两千余年漫长岁月里 ,曾在魏晋、唐宋、明清时期形成过三个高峰。但是 ,客观地讲 ,古代诗学史提供给我们的仅仅是一盘虽然不乏光辉却终究过于散乱的珍珠。人们在惊异其吉光片羽式的美丽时 ,总忍不住发出中国诗学过于感性直观而缺乏理论体系的叹惋。中国现代诗学的意…  相似文献   
650.
《漳州师院学报》2017,(1):154-156
《文化诗学:理论建构与实践策略》一书不是对"文化诗学"的一般性概说和介绍,也不是对目前中西方文化诗学研究的评介,而是对文化诗学理论层面的一种可行性的建构。全书以"审美性""语境化""双向建构""整体观"四个关键词为切入点,提纲挈领,紧紧围绕在文化语境下文学审美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路径展开研讨、论述,不但对文化诗学理论的可能性进行了较有建树的阐述,也为文化诗学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