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28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91.
20世纪70年代,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新的翻译理论和和研究方法的层出不穷,译者主体性越来越多的得到了翻译研究界和学者的关注,本文通过分析张振玉先生翻译的林语堂的Moment in Peking(京华烟云),得出译者主体性在此翻译过程中的充分展现和张扬,翻译之处无不烙下了译者主体性的痕迹。  相似文献   
192.
从语用翻译的角度,探讨译者如何处理作者或说话人隐含的语用用意,以减少或避免语用失效以及影响其具体操作的制约因素,是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3.
本文认为,自秦汉以来的中国古代社会不是封建社会而是官僚帝制社会;五四以来的文化运动不属资产阶级启蒙运动而是现代化启蒙运动。这个反西方文化中心论的视角,关涉着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文化性质的论定。中国历史发展独特规律的作用和现代化改革的现实需要,提出了从现代化发轫期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转型到发展期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文化现代化目标。  相似文献   
194.
译者主体性已成为翻译研究的热门话题和理论研究的重点之一.翻译策略、翻译标准的选择众说纷纭.本文试从译者的文化取向入手,通过实例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影响和制约译者翻译策略选择的因素,这对于揭示翻译活动的规律和丰富翻译理论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5.
林徽因作为中国的“第一代才女”,有着“个人化写作”和“女性主义写作”的创作风格.对男女不同译者所译的林徽因诗歌《一天》的两个英译本进行对比,探索在翻译过程中异性译者在词义的选择、词序反映的逻辑关系以及情感的表现上所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6.
民族文化传统往往规定了数学发展的必然取向和构造模式。在古今数学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中西数学的两种倾向;逻辑演绎倾向和机械化算法倾向;其作用与构造差异主要是由文化系统赋予的文化层次及其价值取向的差异造成的,都是历史文化中的必然。  相似文献   
197.
近年来新兴的生态翻译学十分关注"译者主体性"这个概念,生态翻译学将翻译置于翻译生态环境中进行重新审视,译者一方面是翻译生态环境的构成要素,另一方面又在翻译过程中遵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原则,充分发挥主体性意识,适应并改变翻译生态环境。细究历年"两会"中外记者招待会的现场口译,可以看出各位译者都积极地发挥了主体性意识,让自己融入这个环境中,去适应甚至是改变这个生态环境,让其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8.
蔡瑛 《科技信息》2006,(12):104
本文试图从关联理论的角度研究译者的主体性.关联理论从认知角度研究翻译,提出译事是一种三元关系,即原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他们各自的认知都不相同,因此,给译者留下了较多自由处理的空间,从而使译者的主体性得到凸显.  相似文献   
199.
由于不同语言之间在语言结构、语言背景、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导致翻译的过程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行为.作为译者,应注意很多方面的问题,本文就这个问题从翻译理论的角度进行分析总结,并给出了一些指导性的建议,对于旨在翻译领域发展的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0.
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译者主体性是国内翻译研究中的重要论域。一般来说,译者的“能动性”“目的性”“创造性”是译者主体性的本质特征,并且译者发挥主体性存在前提条件和制约因素。在生态翻译学的视域下,译者主体性有新的内涵,即确立“生态人”的身份认同,自觉遵守“译者责任”伦理观的规范和约束,进而通过“译有所为”产出翻译价值,树立“尚生”的生态翻译价值观,发扬翻译的“真善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