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6篇
丛书文集   31篇
教育与普及   20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81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821.
浅析隐名股东的法律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名股东常常引起当事人之间的纠纷,但又缺乏法律规定.解决隐名股东问题,必须根据纠纷范围采取不同标准,对股东资格进行认定.为规范隐名股东,应当加强和完善公司立法、注意企业维持原则的运用、区别对待民事纠纷与行政执法.  相似文献   
822.
《甘肃科技》2007,23(6):F0003-F0003
《甘肃科技》是甘肃省科技厅主管、甘肃省科技情报研究所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指导类科技期刊。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在高、中、初级职称资格评审和晋升过程中发表论文的重要载体。1.来稿务必立论正确,论证严谨,论据充分,数据准确,语言通顺,文字流畅,标点符号正  相似文献   
823.
《甘肃科技》2009,25(13):F0003-F0003
《甘肃科技》是甘肃省科技厅主管、甘肃省科技情报研究所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指导类科技期刊。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在高、中、初级职称资格评审和晋升过程中发表论文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824.
孟中东  陈向军 《科技信息》2007,(25):106-106
目前国内公路建筑市场投标环境中遇到的一些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25.
刑事证据开示制度最初滥觞于英美普通法系当事人主义“对抗式”诉讼中,是控辩双方在正式审判之前的一种程序机制。本文运用逻辑方法,分析国外刑事诉讼证据先悉(开示)制度的平衡控辩力量等功能以及这一制度的外在诉讼价值、内在诉讼法价值及效益诉讼价值等,并认为设立我国刑事诉讼证据开示制度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26.
鉴于目前理论界对刑事诉讼中的证明主体的范围界定过大,因此有必要将证明主体与诉讼主张、证明责任、新诉讼模式等联系起来,以重新界定证明主体。在界定证明主体概念的同时,文章对证明主体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刑事诉讼证明的主体应包括公诉人、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法院等都不是诉讼证明的主体。  相似文献   
827.
依靠技术、实力,和不懈的努力,终于打入国际市场、占有了一席之地;但还没来得及欣喜,外国同行的一纸诉状就将你送上法庭,破财又费神的维权拉锯战就此展开……  相似文献   
828.
现代诉讼是一种逆向的认知过程,受制于时空的局限,裁判者只能依靠证据来认定案件事实,进而适用法律裁断纠纷。作为裁判基础的诉讼证据,具有证据能力和证明力两大属性,证据规则乃至现代证据法即建立在这两个属性之上。我国现行的证据规则简单笼统,粗疏而不具可操作性,缺乏体系性,越来越难以适应日益精细化司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29.
张梅馨  聂海燕 《科技信息》2009,(25):I0022-I0022,I0024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普遍应用,司法鉴定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一些案件的审理中.司法鏊定人作为司法鉴定活动的主体,对鉴定结论的科学性、客观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我国,司法鉴定人既不同于证人,也不同于专家辅助人,其在诉讼中的地位不明确直接影响到司法实践中存在的诸多司法鉴定问题,本文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鉴定人的诉讼角色定位问题作简单探讨.以期对完善我国司法鉴定人制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30.
“立邦漆滑倒盘龙”广告带有侮辱中华民族尊严的内容,违背了我国的公序良俗。公序良俗原则是20世纪社会经济条件突变,个人权利本位向社会权利本位转化的体现,其产生和确立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公序良俗的行为标准是“所有能正确思考问题的人都感到适当”,由于各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历史传统、宗教等不同,认定违背公序良俗的行为的类别在理论和实践中也颇有差异;公序良俗具有克服法律局限性,实现社会妥当性(社会正义)的功能。另外,本文建议采纳任何公民均可提起公益诉讼的模式,以真正实现对公共利益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