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3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针对单一领域数据进行建模求解时,在数据较为匮乏的新兴领域中论辩挖掘任务难以开展的问题,提出一种面向低资源场景的多任务学习的论辩挖掘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卷积神经网络和高速神经网络对原文本的字符信息进行编码,获得多个数据集在词级的共享信息表示;然后由有序神经元-长短时记忆循环神经网络进一步处理词级信息和任务相关特征的联合表...  相似文献   
22.
模糊论辩框架的哥德尔语义体系涵盖几种基本的外延语义,却未对各外延语义的性质展开进一步研究。这为该语义系统的计算和快速识别带来一定的困难。文章通过对各外延语义的数值特征的深入研究,为上述问题提供一定的解决方案。借助于哥德尔三角模的基本性质,逐一推导哥德尔语义体系中无冲突集、可容许外延、完全外延、优选外延(稳定外延)和基外延的数值特征,并在无圈、奇数圈和偶数圈的模糊辩论框架中分别给出基外延的算法。这些结论是对该语义体系的理论推广;同时,绕过定义直接依据数值判定外延语义的方法,以及从空集计算基外延的算法,是对该语义体系在算法和快速识别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23.
对《论辩巧智:有理说得清的技术》及其作者作了概述,介绍了该书中论辩分析、论辩评价和论辩表达3个部分的主要内容。该书是作者多年来在好几个国家的多所大学授课的讲稿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在许多方面,它不同于传统教科书,它是一部学术性著作,更是一部在诸多领域中实践性非常强的著作。  相似文献   
24.
合理的工程论辩既是促进工程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的重要手段,也是管窥工程活动存在问题的有效媒介。因此考察工程论辩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保障工程论辩的科学有效开展实属必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水坝工程论辩此起彼伏,挺坝派与反对派针锋相对,在各种场合、利用多种渠道针锋相对、各抒己见,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造成一定的社会影响。本文力求概括当前我国水坝工程论辩的一般进展,并对论辩中存在的方法论之争和价值论之争这两个典型特征进行了剖析,指出其中暴露出的我国工程论辩中的问题,最后给出了改善我国工程论辩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5.
自20世纪中叶始,随着人们对现代形式逻辑的形式主义和演绎主义特征进行深刻反思,也因为对话逻辑、言语行为理论、语言哲学等理论对逻辑理论产生的重要影响,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论题篇》和《辩谬篇》进行了重新解读,开始重视亚里士多德的论证分析与评价理论。于是,作为论证新理论的论辩术开始复兴,已经并将继续对现代逻辑的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论辩术当代复兴的主要代表有形式论辩术、语用-论辩术和新论辩术三大方向。  相似文献   
26.
该文介绍了言语表达能力、论辩技能、知识储备和论辩修养等论辩能力的基本构成要素,并基于大学生的特点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反应速度、熟练运用各种论辩技巧、丰富知识储备、提高论辩修养等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27.
论辩是一种多主体认知博弈活动.参与论辩的主体至少有两个,它们的目的是改变其他主体的认知状态,论辩本身则是一场遵循一定规则的博弈.近几十年来,虽然许多学科和领域对论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但是,这些研究普遍存在两个重要的缺陷,即,它们对以下两点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论辩是一种认知博弈;论辩者只具有有限的理性.本文将对这两点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8.
随着形式论辩理论的快速发展,论辩框架已经逐渐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近年来,为了刻画自然语言中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理论开始广泛应用于论辩框架,进而产生了各种不确定性论辩框架.模糊论辩框架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通过梳理相关的研究,基于模糊集理论提出了模糊论辩框架的两种数学表示形式;对具有有限个论证的模糊论辩...  相似文献   
29.
近年来,论辩能力因其体现了诸多能力而倍受教育者和学者的关注。话语辩论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论辩能力,增强学生合作意识及团队精神。实践证明,对学生采用合理的学习指导及必要合理的监控,能够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论辩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创新人才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30.
<正>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有什么办法能让政治课教学“新”起来,“活”起来,使学生喜闻乐学?笔者在高二政治课教学中,采用“论辩教学”方法,作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切入点,并取得一定的效果.其做法是以课本介绍的哲学原理和基本观点为内容,以组织学生开展各层次的教学论辩为基本形式,以课内、外结合作时间上的保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解决理论认识和现实思想问题,从而达到激活学习热情,转变学生思想,提高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