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22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孔子的很多简单浅显的语言,反映的是孔子经过亲身实践而得出的结论。其中包含着朴素但却深刻的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42.
论语》在孔子"自卫反鲁"后由孔子弟子开始编辑,成书于孔子生前的公元前481年至公元前480年间。孔子曾为《论语》的编辑提供过若干材料。成书于孔子生前的《论语》约包含了今本章数的百分之九十,其余为孔子卒后《论语》修订时所加。  相似文献   
43.
细读论语,将其中的一些观点在数学教学加以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有利于改进数学教学效果,促进教学相长,从而充分体现数学的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44.
论语》作为先秦儒家的代表著作,其书名中的“论”字有作“伦理”解、“编纂”解、“讨论议论”解、“把有序的言说编次成佚”解、“讨论编次”解、“选择”解、“讨论解释”解等,众说纷纭,没有定论。根据《论语》的性质、内容和体例,其中的“编纂”义是最为恰当的。  相似文献   
45.
王彤 《皖西学院学报》2011,27(3):98-100
孔子"诗可以观"之"观",隐含有某种神秘色彩。古人观诗,可以获得超出诗歌本身的神秘内涵。从"观"的起源开始,论述其神秘色彩的原因,同时指出它与"诗可以兴"及儒家天命观的重要联系。  相似文献   
46.
上古经典名著《论语》一书的"按断复句"共有224个,这大量的数字表明,按断复句作为复句的一个种类,在上古汉语中是一种普遍的语法现象。按断复句在《论语》中大量存在,是有特定的语言环境的。《论语》中按断复句有六项内在规律:判断句作断语;叙述句作断语;描写句作断语;反问句作断语;感叹句作断语;复句作断语。  相似文献   
47.
基于"仁"的思想,《论语》中的文学观表现为尚文和尚用两个方面,两者分别表现为对文学艺术特征及其社会作用的关注和重视,"中庸"的思想将二者有机调节融合一体,达到"中和"之美,在文学观上表现为注重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相似文献   
48.
此文是继“《论语》语言智慧类译”之后的另一篇关于中国文化对外翻译的研究论文。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中简要介绍了孔子作为古代大教育家在当今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进而在教育哲学、教育对象与作用、教学内容与教材、教师修养与教学原则、方法、过程、态度等方面对《论语》简作探讨;第二、三两部分把《论语》中所含学习理念和教育理念的原文附以理雅各英译文和杨伯峻白话译文逐条对照录出;第四部分对中国文化对外翻译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49.
活跃于宋理宗时期的蔡节,是永嘉学派传人。尽管他与朱熹后学交往密切,任职地方期间兴建书院,举荐理学人才,推动程朱理学传播,而且其《论语集说》亦大量征引朱熹之说,但他并非朱子学派成员,被视为宗朱之作的《论语集说》,实际上应是永嘉后学《论语》诠释的代表。《论语集说》在文献征引上的拓展,透露出以《论语》诠释为中心、以性理之学为本位、集诸儒之大成、续二程之“道统”的思想意图;在诠释体例上的创新,既能够充分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又有利于突出自己的独到观点,从而使之成为折衷诸说、自出机杼的《论语》诠释佳作;在思想义理上的融会,将永嘉之学本有的性理与事功两个面向统合到对“天理”的真知与实行,反映出永嘉后学对事功的性理回转,构成永嘉之学在南宋后期演进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0.
《乡党》篇非后人伪造,其在《论语》中的地位也非常重要,它是对孔子生活的记录,是对孔子思想来源的阐释。思想来源于生活,生活体现着思想,这正是生活儒学所揭示的内容,即要回归生活的大本大源。以黄玉顺教授所创立的生活儒学的逻辑架构重新审视《论语·乡党》篇,不仅可以突破前人对孔子思想“形上——形下”的解读,而且亦可全面而深刻地理解孔子的思想原貌,这对于研究《论语》、准确解读孔子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