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1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26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91.
鲁西南地区的纸扎艺术在表现样式、表现手法上丰富多样,在实际殡葬活动中有着多种内涵和功用,虽然依然保留有原始宗教的成分,但也是生者孝道情感宣泄的重要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92.
婚礼是人生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从步入婚姻殿堂起,两个毫无血缘关系的人就组成一对亲密伴侣,社会角色也随即发生了转变,告别了过去的生活,开始了新的人生。不同国家、不同宗教、不同社会阶层或种族部落,婚礼习俗也有很大不同。英美很多婚礼习俗源自中世纪,其中一些仪式,虽已被我国新潮男女效仿,但并不一定真正了解其寓  相似文献   
93.
陈波  黄勇  余压芳 《贵州科学》2011,29(5):57-60,64
黔东南苗族传统吊脚楼的营造过程不是简单的建房过程,其中包含了当地独特的文化习俗、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技术及建筑理念,是地方民俗文化、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农村的城市化选程的加快,砖木和砖混结构建筑及其现代化的建造方式对传统的苗族吊脚楼造成很大冲击,对其保护、发展与开发利用的研究是紧迫而必要的。通过对黔东南苗族传统吊...  相似文献   
94.
许多民族在举行祭祀活动时,都有一个相同或大致相同的仪式,即占鸡卦,亦可称鸡卜。鸡卜活动在民间,尤其是少数民族社会中不仅极广泛地存在,而且依然有序地、不间断地进行着自我传承。这是一种文化现象。是民间信仰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少数民族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表达了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人们通过占卦追求生命的安全,生活的幸福以及心灵的慰藉。  相似文献   
95.
习俗与宪政     
反思近代中国宪政历程,对比英美宪政经验,认为一种有效的宪政框架必须源于本土人民的经验,必须与经过改造了的本土传统相容,宪政在文化上应该是中立的,并为各种文化提供合法空间,从而实现正式规范与社会习俗相互支持,在此条件下才能构建稳定健全的宪政制度。  相似文献   
96.
97.
说“襁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襁褓在我国古代民间和宫廷都曾得到广泛应用,至今仍是我国许多民族生育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襁褓作为历史悠久的育儿民俗用品,既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又具有浓郁的人文色彩。“襁褓”不仅在古代汉语文献中多有记载,而且在古汉字中也有所反映。通过对“襁”、“繦”、“强”、“保”、“葆”、“緥”、“褓”、“子”等字词的分析,可以深入了解“襁褓”的演进过程及相关习俗,还可以澄清对“襁褓”相关问题的一些不正确的认识和说法。  相似文献   
98.
焦作地名用语的文化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名是语言的活化石,是历史的见证。它能够真实地反映出一个民族的社会化风貌,体现出该民族的化心态和民间习俗。本对当今焦作地名的用词用语状况进行了剖析,归纳出以下化意蕴:1、怀念历史名人;2、纪念历史事件;3、反映地理环境;4、追求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99.
婚家欣喜,贺热烈。贺婚的内容在传统学形式——民间歌谣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出现了不少专为祝贺婚姻的歌作。仅在焦作地区就流传着数十首有关婚嫁的民歌民谣,通过分析这些歌作,我们可以看到焦作传统婚俗化的真实面貌和浓郁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00.
殡葬改革是一种政府行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全国虽然还没有一刀切地进行,但从部分走在前列的省市情况来看,城乡差别完全取消的现象已经普遍存在。如何保证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条件下的民众,在殡葬改革过程中不会完全被剥夺葬法的选择权和在经济上因政策而受到损失,这是殡葬改革者必须思考和应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