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综合类   14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夏群科 《科学通报》2000,45(21):2327-2332
运用离子微探针技术对采用自安徽女山新生代玄武岩的3块橄榄岩包体中的4个角闪石颗粒进行了详细的氢同位素分析,δDSMOW值表现出较大的变化范围和罕见的正值:-94‰-+46‰,4件样品都表现出明显的微尺度不均一性,同一颗粒内部不到400μm的尺度上δD值变化可达80‰,氢同位素比值和氢含量之间没有相关性,说明氢同位素的变化不是由于后期过程引起的,而是继承自地幔源区,女山角闪石的化学成分均一,这表明氢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第一手材料,从微观的角度出发,研究了辉石、角闪石的结晶特点、光学性质、蚀变产物及其鉴定特征,为微观镜下准确地鉴定辉石、角闪石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王启明 《科学通报》1993,38(18):1682-1682
辉闪石(pyribole)一词是由 pyroxene(辉石)和 amphibole(角闪石)的字头和字尾组合而成,最早用来统称手标本中不易区分的辉石和角闪石等矿物,有时也冠以 bio 字头组成 biopyribole(云辉闪石)用来统称黑云母、辉石和角闪石等矿物.1970年 Thompson根据黑云母辉石和角闪石的结构,提出可以用一种最小的结构体单元Ⅰ束(I-beam)来构筑其矿物结构.每一个Ⅰ束可以分别由 M 模块和 P 模块组合而成,例如辉石的Ⅰ束可以由两个 P 模  相似文献   
4.
中国东部燕山期出露的中酸性高钾钙碱生火成岩具有高的Sr/Y(27-166),La/Yb(14-66)比值和低的Y(6-21μg/g)及Yb(0.5-2.0μg/g)含量,与Defant等人定义的adakite相关元素特征类似,因此被一些学者称为“埃达克质岩石”;但与环太平洋地区典型adakite相比,其K2O明显偏高而Al2O3,Mg^#和δSrN值偏低(平均值分别为3.5%,16.0%,38和1.23),并表现出较平坦的球粒陨石标准化后的重稀土配分模式,Y/Yb比值接近于球粒陨石值10。由此,可以推测其熔融残留相应含角闪石、石榴石和斜长石,不同于典型的adakite,而可能类似于太石代高铝TTG,形成的压力范围约0.9-1.3GPa,相当于30-45km,因此不支持中国东部燕山期有明显的大范围地壳加厚和“中国东部高原”的推论。  相似文献   
5.
安徽铜陵地区含磁黄铁矿—黄铜矿角闪石巨晶的首次发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秦新龙  杜杨松等 《自然科学进展》2002,12(8):834-838,T002
对安徽铜陵曹山中生代辉石闪长玢岩中新发现的含磁黄铁矿-黄铜矿的角闪石巨晶进行了系统分析。岩相学和矿物学研究表明,巨晶角闪石主要为镁绿钙闪石和韭闪石,具幔源角闪石成分特征,结晶于下地壳。磁黄铁矿-黄铜矿集合体多数呈圆柱状形态,在角闪石巨晶石中呈平行线状、束状和散点状分布,成分上相对富S但特别贫Ni,是角闪石巨晶亚固相重新平衡的出溶产物。巨晶中FeO和Na2O,MgO的变化与硫化物的含量相关。该发现对区域岩浆-成矿作用机制及成矿物质来源研究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6.
为了确定鲁西金岭岩浆侵入杂岩体中的角闪石岩包体成因, 对该类包体进行岩相学、矿物化学和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 角闪石岩包体具有明显的堆晶结构, 主要由角闪石和少量斜长石组成。其中, 角闪石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为韭闪石, 具有较低的SiO2含量和较高的Al2O3含量, 是原生角闪石; 另一类为阳起石、镁角闪石和浅闪石, 相对富集SiO2, 贫Al2O3, 可能为原生角闪石晚期被改造的产物。利用角闪石全铝地质压力计对原生角闪石进行压力计算, 获得其平均结晶压力为0.48 GPa。这些角闪石岩包体的微量元素特征与寄主岩石黑云母闪长岩相似, 均富集轻稀土元素, 亏损重稀土元素。结合原生角闪石的形成条件, 可以认为这些角闪石岩包体可能与寄主岩石同源, 是中地壳岩浆房闪长质岩浆分离结晶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运用离子微探针分析技术测定了广东麒麟的5个幔源角闪石巨晶的氢同位素组成。无论是5个样品之间,还是每个样品内部,δD值和氢含量都十分均一,说明其形成环境很稳定,麒麟角闪石的源区具有高于地幔原始值的δD值,说明源区存在再循环的地壳组分。再循环地壳组分的来源可能与中生代时期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的俯冲有关,座冲过程也可能是引起样品具有Dupal异常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对含水黑云母(实验温度为800℃、1000℃)、角闪石(实验温度900℃)在压力0.5~2.0GPa时进行了氩扩散研究,发现含水情况下黑云母的氩扩散特性明显地不同于单纯黑云母体系,其扩散系数下降1—2个数量级,活化能有一定增大。压力对含水黑云母和角闪石的扩散和温度的作用相反。  相似文献   
9.
应用电子探针分析和角闪石-斜长石温压计,得出闽西南构造带出露于地表不同时期花岗岩的结晶压力分别为早侏罗世花岗岩431.3 MPa、晚侏罗世花岗岩187.2MPa、早白垩世花岗岩108.3 MPa,对应的花岗岩结晶深度分别为16 km,7 km,4 km;闽东构造带出露于地表的不同时期花岗岩结晶压力分别为晚侏罗世花岗岩186.8 MPa、早白垩世花岗岩89.5MPa,对应的花岗岩结晶深度分别为7 km,3 km.结果表明,闽东构造带与闽西南构造带侏罗纪以来的差异隆升作用不明显;同时得出研究区中晚侏罗世(175.6~ 145.5 Ma)的隆升剥露幅度约为9 km,对应的地壳隆升速率约为300 m/Ma;早白垩世(145.5~99.6 Ma)的隆升剥露幅度约为3~4 km,对应的地壳隆升速率约为65~87 m/Ma;晚白垩世以来(99.6 ~0Ma)的隆升剥露幅度约为3~4 km,对应的地壳隆升速率约为30 ~40 m/Ma,显示侏罗纪以来地壳隆升剥露幅度和隆升速率逐渐减小的规律,这对东南沿海中新生代构造演化研究提供了重要新资料.  相似文献   
10.
崂山花岗岩中角闪石成分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崂山钙碱性岩套和碱性岩套花岗岩中角兴石的矿物成分及其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追索其物理化学条件的演变与成岩意义。指出,角闪石的成分及其变化特征在两个岩套中的差异,指示两个岩套岩浆可能有其独立的岩浆起源,同时经历了不同的岩浆演化路径,分别受不同的物理化学条件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