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13篇
综合类   5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0.1 mol/L Tris-HC1弱酸和中性缓冲液中,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甲基蓝(MB)与羊毛a-角蛋白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25℃和37℃,pH分别为5.45、6.25和7.20,MB与a-角蛋白结合形成1:1配合物,猝灭蛋白质内源荧光,敏化MB峰位在460 nm处的荧光.它们之间的结合反应是吸热、熵增驱动的自发过程,即反应过程中△H>0和△S>0,则其主要作用力是疏水作用.中性pH时其结合常数增大,表明中性环境蛋白质的局部构象更有利于MB的疏水结合.同时,37℃与25℃结合常数相比,37℃环境的KA大于25℃,与反应过程是吸热过程即△H>0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2.
A new feather-degrading bacterium was isolated from a local feather waste site and identified as Bacillus subtilis based on morphological, physiochemical, and phylogenetic characteristics. Screening for mutants with elevated keratinolytic activity using N-methyl-N'-nitro-N-nitrosoguanidine mutagenesis resulted in a mutant strain KD-N2 producing keratinolytic activity about 2.5 times that of the wild-type strain. The mutant strain produced inducible keratinase in different substrates of feathers, hair, wool and silk under submerged cultivat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tudies showed the degradation of feathers, hair and silk by the keratinase. The optimal conditions for keratinase production include initial pH of 7.5, inoculum size of 2% (v/v), age of inoculum of 16 h, and cultivation at 23 ℃. The maximum keratinolytic activity of KD-N2 was achieved after 30 h. Essential amino acids like threonine, valine, methionine as well as ammonia were produced when feathers were used as substrates. Strain KD-N2, therefore, shows great promise of finding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keratin hydrolysis and keratinase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太岁水提物(tai sui aqueous extracts,TSAE)对衰老皮肤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和表皮角蛋白K19的影响.方法:用D-半乳糖构建衰老大鼠模型,同时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0、50、100和200 mg/kg)的TSAE处理,利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皮肤组织结构的变化,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皮肤组织中透明质酸质量浓度,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皮肤组织中透明质酸结合蛋白1 (hyaluronan binding protein1,HABP1)、表皮角蛋白K19 mRNA水平和蛋白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皮肤出现明显的病理性改变,HA质量浓度、HABP1、表皮角蛋白K19表达水平显著下降.与模型组比较,TSAE干预后,大鼠皮肤病理改变明显减轻,HA质量浓度、HABP1、表皮角蛋白K19表达水平明显上调.结论:TSAE对衰老皮肤有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干预HA含量及表皮角蛋白K19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蛋白质分子α螺旋结构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义和 《自然杂志》2010,32(1):46-53
笔者具体介绍了蛋白质分子α螺旋结构的发现过程。鲍林是怎样在了解蛋白质组成和X射线研究的实验成果的基础上,从结构化学的角度认识到在蛋白质中氢键的性质和作用,揭示了肽基的刚性平面性质,从而发现了蛋白质分子的α螺旋结构的。  相似文献   
15.
角蛋白在诱导细胞凋亡的爪蟾卵提取物中发生特异降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山  卢智刚  孙英丽  翟中和 《科学通报》2000,45(11):1149-1153
细胞色素C加入非洲爪蟾(Xenopus laevis)卵提取物S-150,激活爪蟾凋亡特异蛋白酶XCPP32,诱导非细胞体系凋半随凋亡诱导过程,卵提取物S-150表现出一定的变化,其蛋白组成,特别是骨蛋白变化明显,Western检测证明爪蟾卵提取物中42ku酸性角蛋白被SCPP32特异降解。酸性角蛋白降低在凋亡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氧化棉纤维经角蛋白溶液处理后的结构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氢氧化钠和双氧水溶解羊毛制得可溶性角蛋白溶液,再对经高碘酸钠选择性氧化的棉纤维进行处理.研究了氧化棉纤维经角蛋白溶液处理后的结构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氧化棉纤维经角蛋白溶液处理后产生增重,同时在纤维表面吸附成膜,红外光谱表明角蛋白与氧化棉纤维之间形成共价结合,且氧化棉纤维经角蛋白溶液处理后的力学性能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IM]Cl),以其为溶剂溶解羊毛角蛋白和纤维素,并制得再生纤维素/角蛋白共混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热失重分析仪(TGA)及强度测试仪等对共混膜的性能进行表征.测试结果表明:与单一原料组分相比,共混膜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但力学性能有所降低,此外,羊毛角蛋白再生前后的结构并未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8.
用选择性抽提法从悬浮培养的烟草原生质体中得到类中间纤维蛋白,免疫印迹反应显示其主要成分是分子量分别为64,58,55,54,50,45 ku的6种类角蛋白,其中50 ku蛋白与微管蛋白多抗亦有免疫交叉反应. 双向电泳显示50 ku蛋白包含两种多肽成分. 对分离纯化得到的50 ku蛋白进行部分序列测定,结果表明两种多肽成分分别为新的未知序列蛋白和β微管蛋白. 结合以往的实验结果,证明在植物中间纤维成分中,50 ku 类角蛋白与β微管蛋白相结合,可能由此介导了植物中间纤维与微管共分布.  相似文献   
19.
20.
植物根尖细胞的类角蛋白中间纤维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邢力 《科学通报》1991,36(8):623-623
中间纤维一直被认为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中的一类细胞骨架系统,它的直径是10nm。那么在植物细胞中是否存在中间纤维?人们曾从多方面做过探索,但至今还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Dawson(1985)和Miller(1985)用免疫化学的方法初步证明在洋葱根尖细胞和衣藻(Alga Chlamydomonas)中有类似动物细胞中间纤维的抗原物质存在。Powell(198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