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24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126篇
系统科学   45篇
丛书文集   128篇
教育与普及   137篇
理论与方法论   38篇
现状及发展   29篇
综合类   4130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41篇
  2022年   137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235篇
  2011年   202篇
  2010年   212篇
  2009年   212篇
  2008年   286篇
  2007年   262篇
  2006年   173篇
  2005年   194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74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100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67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41.
基于混凝土塑性动力损伤理论,利用ABAQUS三维非线性动力有限元法,对船舶撞击荷载作用下,桥梁桩基复合承载体系动力响应及损伤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船桥撞击力随撞击速度增大呈线性增长,撞击角度对撞击力显著影响,撞击角度越大,撞击力峰值显著降低.桩身位移与弯矩值均随船舶撞击速度的增大而增大,桩身最大位移和最大弯矩值并...  相似文献   
142.
为提高环境和运营变化(Environmental and Operational Variations, EOV)影响下的桥梁损伤检测可靠性,结合逆非线性主成分分析(Inverse Nonlinear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INLPCA)和极值理论提出一种新的桥梁损伤检方法。该方法采用INLPCA对桥梁损伤特征进行建模,利用不完备健康监测数据的估计误差和添加神经网络训练惩罚项控制INLPCA的非线性程度。采用INLPCA对损伤特征的重构误差和马氏平方距离(Mahalanobis Squared Distance, MSD)建立损伤指标(Damage Indicator, DI),最后基于DI的广义极值(Generalized Extreme Value, GEV)分布建立损伤检测阈值。以比利时KW51铁路桥和天津永和斜拉桥为例,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准确检测EOV影响下的桥梁损伤且对不同桥型和不同损伤特征均有良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3.
阐述了曲率模态参数的特性,从有限元动力响应基本原理出发,分析了曲率模态用于识别桥梁结构损伤的机理,说明了曲率模态是一类对结构局部变化有敏感性的动力学参数,对于进一步在实际工程中识别桥梁结构损伤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4.
张凯  刘永锋  张猛  张哲 《河南科学》2006,24(2):241-245
以受损伤的圆钢管杆件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积分方法研究其在一般受损条件下的轴压极限承载力的变化情况.讨论了不同损伤情况对杆件稳定承载力的影响.总结了这类杆件承载能力特点.为变电构架的可靠性提供理论依据,所得结论可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45.
角膜组织工程支架壳聚糖-胶原复合膜的性能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制备了壳聚糖-胶原角膜组织工程支架,考察了复合膜支架的光学性能、力学强度、结晶性、吸水率、亲水性、微观形貌及细胞亲和性,发现支架内胶原与壳聚糖两种分子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且具有良好的相容性,支架表面平滑均一,内部呈现层状有序结构.壳聚糖-胶原复合膜具有优异的透光率和适宜的湿态力学强度.细胞培养实验中,人角膜缘上皮细胞能在支架上较好地粘附和增殖分化,显示复合膜支架具有良好的细胞亲和性.结果表明壳聚糖-胶原复合膜有望成为一种性能良好的角膜组织工程支架.  相似文献   
146.
多点损伤梁的波传播与振动功率流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结构噪声的观点研究了在集中力作用下多点损伤梁的波传播与振动功率流特性.采用局部转动弹簧来模拟梁中的损伤,利用断裂力学的有关理论得到局部弹簧的转动刚度。分析得到了两点损伤梁的弯曲波运动及振动功率流的输入和传播.讨论了振动功率流与损伤位置及其深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多点损伤梁中的振动功率流与各损伤点的位置以及其特征尺寸是相关联的.  相似文献   
147.
初始损伤对钢的延性起裂韧性影响的细观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力学参数测量和微观观察研究了初始损伤对钢的延性起裂韧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钢组织在预加载荷中产生的微孔洞初始损伤量的增加,其延性起裂韧性降低.并进一步对初始损伤孔洞在后续加载中的演化行为的细观有限元力学进行模拟计算及微孔洞初始损伤对钢的延性起裂韧性影响的机理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初始大尺寸孔洞长大速度比较快,且在这些孔洞之间存在变形局部化,容易诱发二次小孔洞的形核和长大,从而使一次初始大孔洞连接,使材料延性起裂,因而大尺寸初始损伤孔洞主导了材料的延性起裂.随初始损伤量的增加,大尺寸孔洞的数量和尺寸增加,使孔洞聚合(延性起裂)时的应变降低,这也就是随着预载荷比P0/Pgy的增加,材料的延性起裂韧性Pi/Pgy降低的细观力学原因.  相似文献   
148.
初始损伤影响钢的低温解理断裂韧性的细观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长条形孔洞附近的局部应力应变分布的细观有限元模拟计算,对初始损伤影响钢的低温解理断裂韧性的原因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预加载时引入的长条形孔洞缺陷在后续低温加载时,其前端产生了局部高应力应变集中,促使了解理裂纹的形核(pε≥pεc)和扩展(yσy≥fσ),使解理发生在较低的载荷下,引起了韧性的降低.随预载荷比P0/Pgy的增加,材料中的损伤量和损伤孔洞的尺寸增大,引起的局部高应力应变集中程度增大,可促使解理发生在更低的载荷下.这就是随着预载荷比P0/Pgy的增加,材料的缺口解理断裂韧性Pf/Pgy降低的细观力学原因.  相似文献   
149.
对搅拌桩复合地基加固区在柔性荷载作用下的性状进行了分析,将复合地基的沉降分为加固区的压缩变形和下卧层的压缩变形,加固区的压缩变形又分为桩体的压缩变形和加固区桩间土的压缩变形.从受力平衡的角度出发,将加固区的受力状态分为桩体和桩间土的受力平衡,并引入损伤理论将其与传统的计算方法相耦合,建立了以加固区桩体损伤变形为主要因素之一的加固区压缩变形计算模式,并用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0.
以风力发电机塔筒法兰高强度螺栓为研究对象,考虑外载对疲劳损伤的影响,建立风力发电机塔筒法兰高强度螺栓疲劳强度分析的方法.首先,以连接截面受力状况作为损伤参量,借助塔筒等效模型确定最大受载截面;其次,采用Schmidt-Neuper算法获得塔筒任意扇面所受外载,并基于有限元模型研究外载与高强度螺栓内应力的关系,建立高强度螺栓疲劳损伤分布模型;最后,考虑预紧力的影响,对比研究不同螺栓预紧力疲劳累积损伤值,确定最优螺栓预紧力.结果表明,整圈法兰螺栓疲劳累积损伤最大位置为-4.17°和175.87°,预紧力比例为70%时螺栓预紧力最为合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