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0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1 毫秒
61.
为了探索高频段宽带短距离无线通信的可行性,测量了10 GHz频段室内办公室场景的无线传播特性.基于大量的实测数据,分别建立了室内视距(Line-of-Sight,LOS)和非视距(Non-Line-of-Sight,NLOS)两种场景的路径损耗模型,并给出了阴影效应Xσ的统计特性.通过对测量频率响应傅里叶反变换得到冲击...  相似文献   
62.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人地矛盾也日趋凸显。文章从技术的角度,针对路线设计指标中的视距,对公路建设中合理节约用地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3.
提出了一种以ARM为控制器结合Linux作为操作系统的非视距移动器人控制系统.采用Linux平台下图像采集技术和无线网络通信技术,实现对环境图像的时实采集和无线传输,通过GPS全球定位技术和电子地图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对机器人的定位和跟踪,采用Internet技术实现了控制指令、现场图像、机器人的自身状态和现场环境参量的非...  相似文献   
64.
智能天线在第三代移动通信定位中的运用,使信号来波角的测量成为可能,提出在基于TDOA/AOA定位算法的基础上,引入松弛变量,采用反复叠代的方法,消除了大部分NLOS的影响,提高了定位精度.因此,这种方法适合于未来移动通信定位系统的应用.  相似文献   
65.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蜂窝无线定位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最小二乘法需要测量数据的先验信息来构造协方差矩阵的问题,提出了基于RBF神经网络的蜂窝无线定位算法.它融合了移动基站提供的AOA,TOA和TDOA测量值来实现移动台的定位,利用神经网络较快的学习特性和逼近任意非线性映射的能力,使其适用于复杂的多径环境.对基于RBF神经网络的定位系统性能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基于REF网络的蜂窝无线定位算法消除了定位模糊和基站非理想分布对定位精度的影响,在小区半径小于2 km的情况下,系统的定位精度在125 m时准确率可达67%,在300 m时准确率可达95%.  相似文献   
66.
王镭 《科技信息》2012,(18):110+105-110,105
本文分析了视野、视距、显示器字符对视觉工效的影响,提出了在驾驶舱设计中需要关注的因素,并总结了一些设计的原则。同时也关注到色彩、振动和眩光等环境对视觉工效的影响,这也是在驾驶舱设计时需要特别关注的因素。  相似文献   
67.
68.
徐其福 《山西科技》2002,(4):47-47,48
文章在分析国内外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公路几何设计标准与公路安全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69.
针对目前山区高等级公路雾区限速理论不能切实反映雾区交通流状态的情况,在完善雾区限速理论的同时,提出了具体的限速方法。首先建立不同大气能见度下驾驶员动态可视距离与车速的关系模型;并以驾驶员的动态可视距离不小于停车视距为条件,得到不同雾况等级下的限速值;其次,考虑到雾区交通量对限速值的影响,基于流量-速度模型,对同一雾况等级根据交通量的大小分级限速;最后,以限速值为变量进行VISSIM仿真对比试验,将车速方差和安全车距达标率作为评价限速值优劣的指标,对雾区限速理论值进行优化;该方法适用于不同交通流状态,可为山区高等级公路雾区交通安全保障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0.
为给高速公路设计技术人员提供一种互通式立交路线视距计算方法,根据《公路立体交叉设计细则》(JTG/T D21-2014)相关视距要求,提出了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主线线形视距指标计算公式,获得了基于不同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主线设计速度的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值和圆曲线最小半径值等视距指标,可供高速公路设计技术人员在计算互通式立交参数和设计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时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