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5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153篇
系统科学   92篇
丛书文集   133篇
教育与普及   152篇
理论与方法论   34篇
现状及发展   23篇
综合类   3136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150篇
  2012年   181篇
  2011年   190篇
  2010年   187篇
  2009年   203篇
  2008年   210篇
  2007年   213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122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研究了金属间化合物快速凝固薄带的成型过程和影响薄带质量的工艺参数。提出了熔体在喷嘴处进行层流流动的经验关系式,给出了金属间化合物快速凝固薄带制备的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22.
对20例间叶组织肿瘤分别用VG和Dodds改良VG方法染色的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Dodds改良VG法明显优于VG,表现为其染色特异性强,对比清晰,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3.
异面直线间距离是指夹在两条异面直线间公垂线段的长度,求异面直线间距离一直以来都是距离问题中的难点,在此就如何求异面直线问题距离谈两种常用方法—直接求解法和向量法。  相似文献   
24.
本文利用一种结构新颖的径向柱塞变量汞为基泵,将电液比例技术应用于恒压变量泵的控制上,开发了一种电-液一体化节能液压元件。该电液比例恒压调节器采用“压力直接检测反馈”和“级问动压反馈”两项新原理,改善了泵的非线性度、滞环、恒压误差及其稳定性。文中不仅在理论上分析了泵的结构参数对调节系统的影响,并且实验研究了恒压调节器的三个结构参数对恒压泵动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泵具有优良的静动态性能,可作为恒压源应用于液压系统中,有着显著的节能意义。  相似文献   
25.
绕组匝间短路是变压器最常见的初期故障类型之一.为了提高轻度故障的诊断准确率,考虑绕组短路电流、绕组温度、电流密度和磁通偏移特征,提出了变压器绕组短路故障的多特征融合诊断方法.首先建立了变压器绕组短路的COMSOL空间模型,将仿真结果和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证明空间模型的正确性.然后,对变压器轻度故障时进行了故障模拟和故障特征分析,提取其电流特征参量、温度特征参量、电流密度偏移率和磁通偏移率作为故障特征.采用BP网络进行故障识别.变压器的工程诊断实例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6.
合成了间羟基苯甲酸邻菲Luo啉钆(Ⅲ)、镝(Ⅲ)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与紫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差热-热重分析和固体配合物导电性能等方法,对三元配合物进行了结构与性质研究。  相似文献   
27.
层状岩体垒积序列差异性SCW-R/S分形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据已有的一些力学分析结果、模型模拟结果和地质体中构造变形破坏的特征,指出层状岩体垒积序列差异性是控制地质体在法向上构造变形破坏的内因.并建立了定量描述它的SCW-R/S分形模型,使得不同地质体的差异性具有定量可比性;同时初步推测了它与构造变形间的表观关系.  相似文献   
28.
用载荷松弛法对Fe-28Al-2Ti合金在较高温度下的变形行为进行了研究.测定了Fe-28Al-2Ti合金在高温变形时的载荷松弛曲线、应力减小因子Y及激活能值,并对试样进行了显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Fe-28Al-2Ti合金的高温变形是一个亚晶界吸收位错,而且不断向大角晶界转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29.
铁铝原子在金属间化合物形成中的扩散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采用铁铝扩散偶,研究铁铝原子在化合反应中的扩散和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机理,扩散偶在铁铝低共熔反应温度上下进行热处理,结果表明,扩散偶在低于共熔反应温度处理时,在扩散偶铁-铝界面铁的一侧,通过铝原子的扩散,形成了富铝相金属间化合物FeAl2;而在高于共熔反应温度处理时,则在铁-铝界面上,通过铁、铝原子的互扩散形成了金属间化合物Fe3Al5,并随时间向两旁生长,两种化合物均为多孔体。研究发现铁、铝原子的  相似文献   
30.
五甲基茂基三苄氧基钛/MAO合成间规聚苯乙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比较茂基三苄氧基钛[CpTi(OBz)3]/MAO和五甲基茂基三苄氧基钛[Cp*Ti(OBz)3]/MAO两种均相催化体系的苯乙烯间规聚合;发现由于Cp*Ti(OBz)3主配体茂基上取代甲基的供电子效应,Cp*Ti(OBz)3/MAO催化体系有较强的热稳定性和较高的催化活性,在较高的温度下(70℃)仍然能够合成粘均相对分子质量高达3.0×105的间规聚苯乙烯(sPS);研究了聚合温度、催化剂浓度和苯乙烯浓度对Cp*Ti(OBz)3/MAO体系催化苯乙烯间规聚合的影响,最佳聚合条件为:聚合温度70℃、催化剂浓度1.04×10-4mol/L、m(Al)/m(Ti)为830、c(苯乙烯)>4.32mol/L.聚合反应产物用沸丁酮抽提8h,不溶部分sPS用GPC,13CNMR,FTIR,WAXD和DSC等方法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