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40篇
教育与普及   7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56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58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23篇
  2008年   170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57年   1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现代科技馆应重视与企业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帆 《科技馆》2008,(1):20-23
当今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科技馆的建设使用,特别注重利用科技馆来开展科普教育,提高国民对科学技术的认知和理解,从而推动国家经济和文化事业向前发展。为此不惜巨资,在国际上兴起了新一轮的科技馆和科学中心建设高潮。步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迅猛增长,党和政府已经清醒的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强国是势在必然,科学发展是一条正确的道路。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国科技馆事业也紧跟着世界潮流有了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22.
本文通过对中西方女性的比较,找出两者的不同之处,并分析了出现这些差异的深层原因。比较的方面有主题思想,写作手法等。当然,同为女性文学,本文也提到两者的共同之处。最后,文章指出了将中西方女性文学进行比较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3.
世界上所有国家的"现代化"是不是必须沿着西方的道路挺进,艺术的现代化是否仅此一辄?西方文化之外的文化是否也可以提供其他样式的"现代化"这,既是现代西方文化对自身现代化的反省,也是世界各种古老文化对西方现代化的疑问。  相似文献   
24.
晓洲 《今日科技》2007,(6):49-51
“历时9年,累计投入5亿元,中国在南海北部成功钻获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可燃冰',从而成为继美国、日本、印度之后第4个通过国家级研发计划采到水合物实物样品的国家。”这一消息,在中国能源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怎样解决人类即将面临的能源危机一直以来都是世界各国苦苦思索的问题。目前全球蕴藏的煤和油气等资源仅够人类今后数十年之用,一旦其消耗殆尽,我们能用什么来作为替代能源?“可燃冰”能否解决千年能源忧,我们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25.
阐述了网上银行的含义,分析了当前西方网上银行的发展状况,介绍了我国网上银行发展的现状以及西方网上银行的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26.
齐娟 《科技资讯》2007,(36):236-237
本文从东西方舞蹈概念的界定、文化背景、舞蹈形态、美学原则以及舞蹈的构成材料方面对东西方舞蹈的差异加以分析,得出东西方舞蹈在存在众多差异的同时,融合又是随处可见的.东西方舞蹈的差异与融合才使得东西方舞蹈的传承与吸收借鉴成为可能,世界舞蹈才呈现出今天的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27.
抛开对历史的沉迷和虚无的骄傲,以客观、诚实的态度来看,目前的中国科技与西方国家相比,在投入、发展现状和实力等方面都差得很远,中国科技在世界上的地位仍然比较低。  相似文献   
28.
通过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近代西方文化、"五四"反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现代文化几个文化阶段的分析,透视出文化变迁对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影响,体现了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9.
本文从分析现代化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理论来源入手,阐述了现代化理论的战略意蕴和理论特点,并在此基础上作了较为全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30.
中国古代科举制为什么会衰落?我国许多学者将之归结为三条原因,但却缺乏充足的理由,并未抓住其根本。笔者认为,不是在于这一考选制自身走到了绝路,而是在近代中国新旧文化的大转变过程中,随着西方近代科学文化在中国的兴起和传统儒家文化的衰落,而成为了时代的陪葬品。中国科举制所开创的以平等,公开和择优录用政府官员的原则,在今天,对于我们建立现代公务员选拔制度,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理应批判继承这一优秀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