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1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65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根据作者十几年的工作积累,结合前人的工作,从囊壳的形状、表面特征、领的形态、颜色和元素组成等方面论述了这些特征的变化,以及在系统分类中的作用,认为囊壳在系统分类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囊裸藻属自然分类系统建立时,既要依照原生质体的特征,也要充分参考囊壳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13.
残遗种裸果木花粉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裸果木(Gymrocarpos przewalskii Maxim)为石竹科(Caryophyllaceae)旱生灌木;是亚洲中部荒漠区的特征植物,是起源于地中海旱生植物区系的第三纪古老残遗成分(傅立国,1989;赵一之,1991),主要分布于我国内蒙古、宁夏、青海、甘肃及新疆;蒙古也有.Rohweder等(1975)曾对裸果木属形态解剖及分类地位等方面进行过研究。但是,尚未见关于其花粉形态的报道。实验结果及讨论用日立S-530型扫描电镜,把两株个体(凭证标本为49号和朱宗元-无号,存放在内蒙古大学植物标本室)的干花粉经镀膜后观察、拍照。结果发现裸果木花粉形态为球形,直径约为17.10  相似文献   
14.
鼯鼠的特长     
大象开办了一家公司,要招一名新员工,鼯鼠和鼹鼠都去报名。 “你会干些什么?”大象问鼯鼠。 “我的本领可多了。我会飞行、爬树、游泳、挖洞,还会奔跑。”鼯鼠骄傲地说。  相似文献   
15.
尾纹裸头虾虎鱼染色体组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尾纹裸头虾虎鱼的脾脏细胞为材料,用空气干燥法制片,进行其染色体组型分析,染色体数目2n为44,染色体总臂数(NF)为86,其中中部着丝点染色体为10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为11对,端部着丝点染色体只1对,即2n等于20m+22sm+2t。  相似文献   
16.
17.
北京稻香湖园林水系的浮游植物与水质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7年对以再生水为补给水源的北京稻香湖园林水系进行生态修复试验.该水系正常运行,按比例投加生态修复剂和滤食性鱼类,促进再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及其通过食物链的转化.试验区浮游植物群落由蓝藻、绿藻、硅藻、隐藻、裸藻和甲藻构成,平均密度为2959.95×104cells/L,其中蓝藻所占56.8%.透明度平均37.4cm,对TN、TP、CODcr的去除率分别为91.33%、94.07%、CODcr 81.96%.水质明显改善,夏秋季未发生蓝藻水华.  相似文献   
18.
"魔术蘑菇"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其所含裸盖菇素具有致幻作用,可使服用者产生欣快感并产生依赖性和神经毒性,在许多国家已被列为违禁物品。我国有些研究在蘑菇中毒的诊断及治疗方面取得一些成果,但还未从药物滥用方面引起人们足够认识。通过综述"魔术蘑菇"对人体的作用、国内外流通现状及常用检验方法,使从法庭科学的角度重新认识"魔术蘑菇",以期引起重视,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9.
本文作者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和多年来具体实践,对造林裸根苗的活力保护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0.
在20~30.5℃条件下,阿尔泰裂睾绦虫虫卵发育为成熟拟囊尾蚴需要75d(包括1~13℃自然条件下12d),拟囊尾蚴为短尾型,超氏菌甲螨(Scheloribates chauhani)、小型菌甲螨(S.sp)、弗金大翼甲螨(Galumna virginiensis)、小型大翼甲螨(G.sp.)等四种地螨均可作为中间宿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