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12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160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1.
刑事被害人在不同诉讼模式下的诉讼地位各不相同。在我国,关于刑事被害人诉讼地位存在三种主要观点,即被害人证人说、被害人当事人说、被害人诉讼主体说,其中被害人诉讼主体说更有利于对被害人权利的保障。被害人诉讼主体说的理论基础在于多元诉讼目的论、诉讼主体论以及人格尊严论。  相似文献   
42.
现代刑事司法中被奉为圭臬的三方构造与被害人的地位与是一个悖论,我国学者关于限制被害人当事人地位的论述与扩大被害人权利的论述存有矛盾,也与其他国家被害人地位和权利的发展规律不符,定罪与量刑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和制度逻辑,在量刑中,不存在限制被害人权利的基础,我国被害人在刑事司法中的地位应当以定罪前的阶段和量刑阶段作为区分的基准,量刑中应当引入诉讼化机制,这也是在现有制度下解决量刑问题的一个相对合理的作法.  相似文献   
43.
刑事被害人救助机制,是指被害人在遭受犯罪行为侵害后,加害人、社会与国家如何救助被害人的一系列法律制度和实施方法的总称。建议构建一个综合性刑事被害人救助机制,以确保将刑事被害人的救助落到实处,真正实现社会和谐。该综合性刑事被害人救助机制既有其理论基础,又有其实践基础。具体内容包括:以加害人救助为主导,以社会救助为补充,以国家救助为保障。  相似文献   
44.
1996年我国刑事诉讼修改增加了公诉转自诉制度的规定,以达到对被害人权益的救济,制约公诉权,稳定社会秩序的目的,但是在实践中,它的实效却与立法原意相悖,本文通过对德国、日本以及法国的民事原告人相关制度的介绍以借鉴其合理之处对我国的公诉转自诉制度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45.
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两个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进行相关研究的时候,必须要明确相关的理论基础.具体来说必须回答两个问题:国家对被害人的补偿是基于道义还是责任?对被害人来说国家补偿是一种福利还是权利?虽然在学理上可以做出具有绝对排他性的回答,但在实践中却很难行得通.最终必然会是道义与责任、福利与权利的折衷.  相似文献   
46.
在科技英语中,文章的时态往往能表达作者对所叙述内容的内在理解和感受,本文通过实例分析了科技英语中影响时态选择的因素,并从实例出发,介绍了对此类文章的理解需要注意和把握的地方。  相似文献   
47.
本文在对比英语"Understatement"与汉语"低调陈述"的定义,构成方法和功能的基础之上研究低调陈述的修辞本质并指出低调陈述本质上不仅是一种认知现象也是一种语用现象,同时低调陈述意义与语境密不可分。最后笔者提出相对应的低调陈述语用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48.
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相统一是刑事诉讼的总价值、总目标,自1996年修改刑事诉讼法以来,我国在刑事诉讼中对人权的保障已有很大的进步,但还存在很多不足。  相似文献   
49.
长期以来,司法界关注的焦点都集中在保障刑事被告人人权、维护被告人的尊严上。然而涉度被害人权利保障方面的问题或者刑事被害人的尊严问题,在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中却一次又一次地被忽略。在探究刑事被害人权利保障被忽视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引起我国司法界对刑事被害人权利保障的重视。  相似文献   
50.
在简述知识的定义及分类的基础上,着重探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不同的功能与作用,并以被动语态为例,演示如何区分英语教学中的知识类型,以及这种区分对于英语教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