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47篇
  免费   263篇
  国内免费   409篇
系统科学   75篇
丛书文集   404篇
教育与普及   604篇
理论与方法论   76篇
现状及发展   73篇
综合类   9687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61篇
  2022年   166篇
  2021年   217篇
  2020年   154篇
  2019年   159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45篇
  2015年   217篇
  2014年   426篇
  2013年   413篇
  2012年   461篇
  2011年   519篇
  2010年   480篇
  2009年   530篇
  2008年   627篇
  2007年   603篇
  2006年   473篇
  2005年   452篇
  2004年   391篇
  2003年   420篇
  2002年   406篇
  2001年   393篇
  2000年   338篇
  1999年   293篇
  1998年   269篇
  1997年   258篇
  1996年   253篇
  1995年   257篇
  1994年   202篇
  1993年   173篇
  1992年   194篇
  1991年   161篇
  1990年   145篇
  1989年   137篇
  1988年   80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1948年   1篇
  194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1 毫秒
281.
利用简单气相传输法制备ZnO微米碟,通过在其表面溅射一层Au纳米粒子,构建Au与ZnO的复合结构,详细探讨ZnO微米碟的紫外发光增强性能及Au表面等离激元与ZnO激子的耦合过程和耦合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溅射Au纳米颗粒使室温下生长的ZnO微米碟的紫外发光增强了近10倍;Au与ZnO的复合结构中存在ZnO近带边发光增强和缺陷发光被抑制的2个物理过程;在Au与ZnO的耦合过程中,能量耦合与电子转移共同存在.  相似文献   
282.
为了求解在粗糙表面上磨粒磨损的磨损率,在分形接触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塑性变形磨损理论推导了基于分形参数的磨损率模型,并建立了磨损率与分形维数、材料性能常数、磨屑概率之间的关系,从而反映出材料的磨损规律。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当分形维数处在某一区间内时,随着分形维数的变化,磨损率先减小后增大;最优分形维数为1.5,此时磨损率最小。当分形维数保持不变时,随着尺度常数、概率常数的增大磨损率也随之增大;而随着材料性能常数的增大磨损率减小。当其他各参数都保持恒定时,接触面积越大磨损率也变大。该模型的建立为进一步研究粗糙表面的摩擦、磨损与润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83.
Fe3O4@SiO2-NH2-CMC magnetic nanoparticles(MNPs) could be prepared by covalent modification method via the modification of sodium carboxymethyl cellulose (CMC). IR spectra could be us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Fe3O4@SiO2-NH2, Fe3O4@SiO2-NH2-CMC, Fe3O4@SiO2-NH2-CMC/MOF5, and Fe3O4@SiO2-NH2-CMC/IRMOF3 nanoparticl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olysaccharide modification and core-shell modification were successful. Knoevenagel condensation experiments exhibited that, as forFe3O4@SiO2-NH2-CMC/IRMOF3, the best conversion rate could be obtained.  相似文献   
284.
285.
焊接技术广泛用于现代装备制造,焊缝表面形貌质量是保障焊接结构部件加工质量和安全性能的重要指标。针对焊接机器人的在线检测技术需求,本文提出一种可用于微细焊缝面形质量的精密线结构光传感器设计方法,所设计的传感器具有结构紧凑的特点,测量范围是±20mm,分辨率是0.05mm。  相似文献   
286.
根据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对粘土矿物中的高岭石表面吸水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岭石具有羟基的表面更于吸附水分子且更为稳定,而且吸附水分子越多越不稳定,我们的研究结果对理解高岭石吸水性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87.
为了研究电极结构的变化对除尘器中电晕放电产生的二次流与主流一次流耦合后形成的流场以及电场分布的影响,设计了线-传统板与2种不同结构的线-开孔板极配方式.在建立电晕放电和流场的多物理场耦合数值模型的基础上,利用COMSOL软件模拟研究了3种不同极配方式下的电除尘器通道内的电场与流场特征.模拟结果表明:电极结构对除尘器内部近板电场及流场分布影响较大.新型开孔板的近板电场强度高于传统板,随着入口流速的增大,离子风对除尘器通道内流场的扰动逐渐减小.结果同时表明孔结构能有效降低近收尘极板流速,在入口流速为0.5 m/s时,新型开孔板近板风速相比传统板分别降低了14.58%和15.62%,入口流速为1.0 m/s时,近板流速分别降低了19.94%和20.20%.这一结果表明新型开孔结构能有效减小收尘极板附近流速,减少二次扬尘,提高除尘效率.  相似文献   
288.
基于固相吸附的分离富集技术在生命、环境、化工、制药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吸附剂的吸附容量以及选择性对提高目标物的分离富集效率有重要作用。文中拟结合课题组的研究工作,对近年来发展的表面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技术、以及用该技术制备的高容量和选择性吸附剂及其在分离富集中的应用进展进行评述,以期对这一领域发展、研究趋势及寻求新的研究突破点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89.
在二值旋转形态算子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旋转变换的灰值形态算子的相关理论及方法,通过引入本影集合上的点积运算和灰值旋转变换等方法,将本影变换与表面算子应用于构建灰值旋转形态算子,提出并建立了基于空间旋转变换的灰值腐蚀、膨胀及开、闭算子,论证了一系列重要的性质,这些结论充实了基于旋转变换的形态学理论.  相似文献   
290.
王巧  张文 《科技资讯》2014,(3):118-118,120
本文介绍了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和分类,叙述了表面活性剂在界面的吸附方式、吸附影响因素和吸附对固体表面的影响,同时概述了表面活性剂的催化促进和增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