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6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7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满足社会各群体的需求是历史街区保护的最终目标,也是保护性建成环境质量评判的出发点,同时社会各群体的需求是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而不断地变化的,也导致了历史街区的保护也处于不断的发展中。强调建成环境评价的差异性,及时地调整和完善保护机制,以促进和提高历史街区保护的成效。  相似文献   
42.
一、杭州市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建设的基本情况 1.街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 杭州市西湖区文三路电子信息街区(以下简称"文三街区")东起莫干山路,西至丰潭路,南起天目山路,北至余杭塘河,面积约11.44平方公里,覆盖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江北区块.  相似文献   
43.
通过对娘子关村新农村建设规划的研究,比较分析了历史街区保护与新农村规划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并对娘子关村现状保护与更新中出现的问题及保护规划制定后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历史街区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下应该以更新促保护,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44.
文章通过对芬兰赫尔辛基维基实验新区生态社区发展建设的探索,对目前我国生态建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45.
历史街区作为城市的重要场所,是商业和文化思潮的集散地,在其城市或所在地域起着明显的色彩地标的作用。历史街区的景观色彩受到所在地的地理环境、风土民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对历史街区景观色彩的研究不但是对古遗产的传承和保护,而且对地域性色彩文化的宣传推广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6.
《中国科技成果》2013,(23):32-33
1 城市市政管网规划设计与技术标准研究 建立了市政管网承载力评价体系,完成了市政廊道规划设计技术研究,编写了历史文化保护区及旧城改造区工程管线综合设计技术措施,编写了历史文化街区非标准管材和设备应用指南,完善了市政管线规划设计标准体系,对市政管网规划设计急需的一批标准提出了制定计划,对不能满足技术发展的已颁布实施的标准提出了修订意见,制定和修订标准5项。  相似文献   
47.
城市街区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群公共活动的重要场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以人为本的街道公共空间逐渐被隔离与侵占.以人本主义为研究视角,以传统街区公共空间为研究尺度,首先,从街道交通通达性、街道功能多样性、街道环境舒适性等角度分析老街区街道的空间活力现状及空间特征;然后,在调查各类使用者的行为特征与使用需求中,探究快速城市化模式对旧城的冲击及其对城市居民产生的影响;最后,以"人本主义"为发展理念,从空间正义、人文关怀等方面提出重新激发传统街道空间活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48.
民俗文化作为城市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形成特色鲜明的街区景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当前在街区景观文化的建构中人们对民俗文化的重视不够,导致街区景观中特色文化的缺失。今从解读街区景观与民俗文化的内涵入手,深入细致地剖析了在现代城市街区景观建构中民俗文化的价值体现及如何对民俗文化中的精髓进行合理的借鉴、转换与发展,探索民俗文化的现代演绎和艺术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49.
介绍了城市步行街的特点,以太原市为例,初步探讨了在城市中新建商业步行街区的规划原则、思路与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50.
城中村的存在对城市的形象和发展造成了众多负面影响,为改变城中村给城市发展带来的一系列的负外部性,各地政府纷纷提出要对城中村进行改造,学术界也越来越多地关注城中村这一话题。本文从要求城市地租最大化的角度入手,分析石牌城市地租流失的内在机制,讨论了在满足不同利益方的利益最大化前提下的改造道路,并提出石牌村的改造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