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42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231篇
系统科学   174篇
丛书文集   419篇
教育与普及   248篇
理论与方法论   44篇
现状及发展   52篇
研究方法   4篇
综合类   802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61篇
  2014年   334篇
  2013年   304篇
  2012年   378篇
  2011年   406篇
  2010年   462篇
  2009年   462篇
  2008年   534篇
  2007年   486篇
  2006年   392篇
  2005年   382篇
  2004年   388篇
  2003年   404篇
  2002年   441篇
  2001年   465篇
  2000年   329篇
  1999年   281篇
  1998年   212篇
  1997年   233篇
  1996年   246篇
  1995年   218篇
  1994年   145篇
  1993年   131篇
  1992年   102篇
  1991年   113篇
  1990年   106篇
  1989年   82篇
  1988年   62篇
  1987年   52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32年   1篇
  192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基于Rabbit微处理器接入Internet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几种嵌入式系统接入Internet的技术,阐述8位Rabbit系列微处理器接入Inter-net的方案,并以其为核心应用于消防报警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92.
以La(NO3)3·6H2O、(NH4)2Fe(SO4)2和Fe2O3为原料,运用正交实验法确定最优实验条件,利用固-液界面法制备稀土铁酸盐超细粉末———铁酸镧.对产物进行部分物理测试,分别测定其全铁、亚铁离子含量,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测定其形貌和粒径.结果表明,产物为均匀的圆球状纳米微粒,平均粒径76.0nm,反应中没有经过中间化合物,而是在固液界面上进行的.  相似文献   
93.
文章用矩阵理论得出几个新结论,从而应用新结论得出基础解系的一种算法.  相似文献   
94.
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设计能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讲述一个综合设计性实验的设计思想、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学生通过设计、安装和调试,了解实现一个应用电路的全过程,提高和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意识。  相似文献   
95.
为了更好地认识页岩油微观赋存状态及类型,避免实验过程中水钻取样对原油分布的影响,选取吉木萨尔页岩典型含油岩芯,采用全程液氮钻、切、磨制样工序,通过全能谱扫描电子显微镜、二次电子成像及背散射相结合的技术手段,获得微观储层矿物类型和结构、储集空间类型、形貌以及C, O, Si, Al, Ca, K, Na,Mg等元素在微、纳米尺度的分布。依据去除矿物因素后的C元素含量分布,判别原油在微、纳米空间尺度的富集程度。结合矿物岩石组构和储集空间形貌,对微、纳米尺度页岩油原油的赋存状态及分布类型进行直观的定量表征,并基于C元素含量推测微观含油饱和度的相对变化。针对原油与孔喉的配置关系,进行储层微观孔喉结构与原油赋存状态的表征,明确原油赋存类型。总结出研究区4种微观原油赋存类型:白云质溶蚀微米级大孔道中的可动油、砂质粒间微纳米级孔中可动油、砂质粒间孔喉壁吸附的半束缚状态的油膜以及自生黏土矿物晶间孔内束缚油。  相似文献   
96.
为提高水下抛石体的识别精度,构建了预留有内部空洞的抛石体物理模型与电阻率层析扫描模型研究电阻率层析扫描技术在水下抛石体内部空洞探测中的成像效果,并与传统克里金插值法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电阻率层析扫描可以有效识别水下抛石体中的空洞,并且在刺激源数量为6时电阻率层析扫描模型模拟精度达到较高值;电阻率层析扫描技术在通道纵剖面上的识别能力要远高于传统克里金插值法;将数值模拟结果中电导率大于300.μS/cm的区域视为空洞区,整体反演结果略大于真实值,在 x、y、z 3个方向上的偏差分别为2.73、1.75、6.95.cm;基于反演结果对电阻率层析扫描模型进行正演,正演结果与实测数据的拟合度超过0.95,证明了电阻率层析扫描模型反演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7.
本文是关于非线性模拟电路故障诊断的测试点选择问题的研究,在本文提出的关于诊断方程的雅可比矩阵的物几乎处处恒等这一概念的基础上,研究了非线性情况下诊断方程的形式及其可测性问题。  相似文献   
98.
在介绍电阻梯形网络电传统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分析其不足,并根据阻元件的线性特征,提出了一种新的算法。  相似文献   
99.
本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辅以光学显微镜的方法,详细观察并描述了北京蹄盖蕨科蹄盖蕨属5种即东北蹄盖蕨(Athyriumbrevifrons),河北蹄盖蕨(A.hebeiense),中华蹄盖蕨(A.sinense),多齿蹄盖蕨(A.multidentatum),华北蹄盖蕨(A.pachyphlebium)孢子的形态结构,讨论了各种间的差异,为蹄盖蕨科系统分类提供孢粉学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0.
一种新型的移相触发电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了一种以NE555为核心的可控硅移相触发电路,与常规电路相比,它相移范围宽,线性好,利于闭环控制,抗干扰能力强,成本低,体积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