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10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综合类   10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采用紫外吸收法对德格藏山羊血清总蛋白(TP)进行不同季节(春、秋)测定,结果表明春秋两季总蛋白的含量有显著差异,春季测得43头,总蛋白平均值为6.64±0.22,秋季测定25头,总蛋白平均值为6.19±0.27,经“t”检验统计,差异显著(P<0.05)。又采用醋酸纤维溥膜电泳分离血清蛋白,通过扫描测得春季39头的相对百分含量为:清蛋白39.13±2.95,α_1—球蛋白7.35±0.60,α_2—球蛋白15.57±1.13,β—球蛋白8.58±0.71,γ—球蛋白30.29±2.65,清球蛋白的比值(A/G)0.693±0.08。测得秋季24头的相对百分含量为:清蛋白38.72±4.38,α_1—球蛋白9.11±1.32,α_2—球蛋白18.35±1.63,β—球蛋白9.59±1.94,γ—球蛋白24.22±3.18,清球蛋白的比值0.72±0.12,经“t”检验α_1、α_2和γ三种球蛋白的差异非常显著(P<0.01)α_1、α_2球蛋白秋季大于春季,而γ—球蛋白则春季大于秋季,清蛋白和β—球蛋白虽有差异但不显著,由此可见总蛋白的含量变化与α_1、α_2和γ三种球蛋白的含量有关,春季γ—球蛋白增加的量超过α_1和α_2球蛋白降低的量,这种变化可能是动物体的血清蛋白对季节变化的适应。  相似文献   
52.
53.
以α-D-葡萄糖五乙酸酯作为标准参照物,碱性介质中与硝基四氮唑蓝进行还原反应,用以测定糖化血清蛋白的含量,经282例正常作65例糖尿病人临床检测,测其糖化血清蛋白的含量分别为11.29±1.40mmol/L,19.29±5.40MMOL/l,两者有极显著差异,另对配制标准物溶液所用溶剂,NBT稳定性,反应机理等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4.
以聚砜(PSF)为膜材料,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大分子添加剂,十六醇、不同种类Tween为低分子添加剂,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采用相转化法制备平板膜,研究了不同种类添加剂对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膜的纯水通量随PVP质量分数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当PVP质量分数为50%时达到最大值;而牛血清蛋白(BSA)截留率随PVP质量分数的增加呈单调增加.添加相同质量分数、不同种类的Tween后,膜的水通量降低,而BSA截留率变化不大.其中,添加Tween 80的膜水通量最高,可达94.6L/(m2·h),添加Tween 40的膜对BSA的截留率最大,可达78%.此外,十六醇的加入使膜皮层明显变厚,孔结构不规则且水通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55.
解析3种黄酮类小分子桑色素(MOR)、槲皮素(QUE)、芦丁(RUT)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后的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猝灭光谱,研究在同一实验条件下黄酮类小分子与BSA的相互作用及其构效关系。结果显示,黄酮母核B环上的羟基处于相邻位置时,比处于其他位置时表现出的BSA猝灭作用和结合作用更强,而有较大取代基团存在时,由于位阻较大,黄酮类小分子与BSA间的猝灭作用及结合作用则明显变弱。  相似文献   
56.
该实验用荧光猝灭光谱和同步荧光光谱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新型除草剂N-(2-溴苯基)-2-(4,6-二甲氧基-2-嘧啶氧基)苄胺[ZJ0777][C19H18BrN3O3]与牛血清蛋白(BSA)结合反应的光谱行为.发现BSA与ZJ0777发生反应生成了新的复合物,属于静态荧光猝灭,由Lineweaver-Burk双倒数方程求出了不同温度下反应时复合物的形成常数KLB(287 K:1.955×103 L·mol-1;298 K:2.441×103L·mol-1;308 K:3.041×103 L·mol-1)及对应温度下结合反应的热力学参数(△H=15.566 kJ·mol-1;△S=117.24,117.08,117.22 J·K-1;△G=-18.082,-19.325,-20.537 kJ·mol-1),证明二者主要靠疏水作用力结合,结合点位为1.同时利用同步荧光光谱,考察了ZJ0777对BSA构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57.
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目标蛋白,考察时间、BSA质量浓度、pH值、温度等条件对磁性纳米粒子吸附BSA的影响,并对吸附有BSA的磁性纳米粒子的解吸附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25~45 ℃内,温度几乎不影响吸附过程;pH值为4.0~4.5达最大吸附量,该吸附过程满足准一级动力学方程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Na2HPO4对其有较强的脱附作用,但粒子与BSA之间不是简单的物理相互作用,而是静电相互作用,导致其脱附水平依然较低,仅为20.06%.  相似文献   
58.
蛋白质的净电荷对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参数,这种重要性促进了蛋白质对离子束缚数测定的发展.蛋白质的净电荷是其对各种正负离子束缚数的代数和, 对不同离子在蛋白质分子上的束缚数的测定方法是不同的, 对于H 的测定常用的是pH滴定曲线法.要想从分子水平上深入理解生理现象, 必须考虑生理环境下热力学非理想性的影响,因此,对蛋白质束缚H 的研究也应在一定的电解质浓度下进行.  相似文献   
59.
多库酯钠(docusate sodium,DSS)广泛应用于生化研究中,探究其与人血清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之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对于阐明其在人体内的结合、转运以及代谢有着重要作用.运用质谱法和光谱法,详细阐释了DSS与HSA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电喷雾电离质谱实验结果表明1个HSA分子可以...  相似文献   
60.
异烟肼与牛血清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异烟肼(INH)与牛血清蛋白(BSA)的相互作用.荧光光谱表明,INH对BSA的荧光有较强的猝灭作用.通过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的计算,证明这种荧光猝灭机理符合静态机制,INH和BSA形成了1∶1稳定复合物;考察不同温度和酸度下的猝灭作用,进一步证实其静态猝灭行为和疏水作用机制.紫外吸收光谱和同步荧光光谱表明,INH与BSA的相互作用使蛋白质的分子构象发生变化,而同步荧光光谱显示两者的结合位点更接近于色氨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