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16篇
  免费   194篇
  国内免费   435篇
系统科学   44篇
丛书文集   206篇
教育与普及   102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86篇
现状及发展   78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6803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183篇
  2014年   434篇
  2013年   305篇
  2012年   339篇
  2011年   384篇
  2010年   353篇
  2009年   428篇
  2008年   500篇
  2007年   421篇
  2006年   343篇
  2005年   423篇
  2004年   332篇
  2003年   347篇
  2002年   294篇
  2001年   309篇
  2000年   318篇
  1999年   270篇
  1998年   268篇
  1997年   188篇
  1996年   209篇
  1995年   139篇
  1994年   170篇
  1993年   119篇
  1992年   105篇
  1991年   102篇
  1990年   77篇
  1989年   101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2005年8~9月,由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奖学金资助在已经建立联系的德国弗莱堡大学(University of Freiburg)解剖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Beate Brand—Saberi教授的研究室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研究访问,其间参加了2006年4月7~10日在德国的旅游城市和大学城弗莱堡市召开的欧洲解剖学会第101届年会。  相似文献   
172.
桃叶珊瑚甙的体外抗氧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桃叶珊瑚甙对化学体系中产生的自由基的清除作用以及桃叶珊瑚甙对组织匀浆、线粒体、微粒体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以Fenton反应和邻苯三酚自氧化反应产生自由基。分光光度法检测.结果显示,桃叶珊瑚甙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作用,对组织细胞及亚细胞膜性结构的氧化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3.
麻雀视网膜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麻雀(PAsser montanus)视网膜与其白昼活动的关系,以常见麻雀视网膜为材料,用组织学方法进行某些定量研究,并观察其结构.观察结果表明:麻雀视网膜中有大量的视锥细胞,视锥细胞分为单锥(SC)和双锥(DC)两大类,视细胞在中央区较多,在周边区较少,视锥与视杆比为9.2:1,视细胞与神经节细胞比为5:1,视网膜中视神经节细胞的密度、直径及排列方式随距离中央区的远近而变化.  相似文献   
174.
结合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以猪舌为实验对象进行了生物传热的研究与计算.采用药物进行“动物造模”改变舌体的血液灌注率,测得不同血液灌注率下相对应的舌面温度,首次得到舌血液灌注率与舌面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对猪舌动、静脉的血气分析,计算得到了舌体的代谢热.根据舌体的传热特点,以实验数据为依据,对Pennes模型进行简化,建立了舌一维传热方程,并获得其在不同血液灌注率下的解析解,结果表明,通过一维传热模型求解所得到的舌面温度与实验值基本吻合.此研究提供了较准确的生物物性参数,并为生物传热模型的建立与计算提供了方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75.
目的:探索在体外分离培养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方法,同时为进一步研究树突状细胞工作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采用Ficoll、Precoll和Panning法分离和纯化人外周血DC,再加GM-CSF(100μg/mL)和IL-4(10μg/mL)诱生出大量树突状细胞,并进行免疫组化鉴定.结果:培养到第3天的DC扫描电镜可见DC伸出的树突状突起,呈毛刺状.培养到第7天的DC扫描电镜可见细胞胞体体积变大.这些毛刺状细胞表面有丰富的呈分叉的树突状胞质突起,某些突起形成薄片状结构,培养后的DC细胞呈S-100蛋白阳性染色.结论: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可以在体外大量培养.  相似文献   
176.
试验将已知大肠杆菌噬菌体为阳性的同批新生牛血清,分别用剂量为4、8、12、18、24、28,32、40、44、48kGy的60Coγ射线辐照,检测其中的大肠杆菌噬菌体、总蛋白含量及对促Vero细胞生长效应的影响,以观察辐射对新生牛血清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剂量大于等于8kGy时,噬菌体结果均为阴性;当辐射剂量为8、12、24、28、32、40、44、48kGy时,血清总蛋白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当辐照剂量大于等于16kGy时Vero细胞最大增殖浓度随辐照剂量的增大而降低;倍增时间在8kGy、16kGy、24kGy时没有显著变化 从32kGy开始倍增时间增加 提示用60Coγ射线辐照可使阳性大肠杆菌噬菌体的牛血清转阴,在小于16kGy时对促细胞生长试验无影响;在大于24kGy时对细胞的分裂增殖有影响,并且随辐照剂量的增大影响程度严重  相似文献   
177.
滤泡细胞来源于卵巢基质细胞,其发育过程分为:零散卵泡膜细胞期、单层扁平卵泡膜细胞期、多层扁平 卵泡膜细胞期、立方形颗粒细胞期、柱状颗粒细胞期、颗粒细胞分泌期6个时期.多层细胞的滤泡可以分为外膜 层、鞘膜细胞层、粗纤维层、细纤维层、滤泡细胞层5个亚层.颗粒细胞具丰富的微丝、线粒体、内质网、核糖 体,高尔基体也丰富而发达.滤泡细胞具有生成次级卵膜、合成卵黄蛋白并加工成卵黄前体颗粒和中间颗粒、产 生类固醇激素和协助排卵等作用. 卵膜包括初级卵膜和次级卵膜.初级卵膜分为3个亚层,由卵母细胞依次产生的3个亚层最终融合并致密化 形成放射带.而次级卵膜在卵黄合成后期由滤泡细胞产生.  相似文献   
178.
报道了链霉菌(Streptomyces sp.108)固定化细胞制备的最适条件。初始底物(美伐他汀)浓度300mg/L,间接补加底物总浓度达到800mg/L时,普伐他汀产量为495mg/L,转化率为60%。在底物浓度为300mg/L时重复发酵3次,500mg/L时重复发酵2次,转化率分别达50.5%和53%。  相似文献   
179.
羟基OH^ 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用高浓度羟基溶液做药剂,对含有浮游植物扁藻和盐藻的海水进行处理,取处理前后的样品在显微镜下观察藻细胞形态和结构的变化,研究羟基破坏、分解细胞组织的生化作用.实验结果表明,羟基使藻细胞破裂、缺失以及细胞内容物外泄,并最终导致其死亡,  相似文献   
180.
极大螺旋藻活细胞经过冻干脱水处理,得到脱水的干细胞,在避光条件下,使干细胞再吸纳水,测定处理前后螺旋藻细胞的谱学性质.结果表明:鲜活细胞经脱水处理其光谱发生了明显变化,再吸水后从吸收光谱可以观察到一个恢复的过程.荧光发射光谱则发现,再吸水14h后,藻细胞的光合系数(PSI)逐渐闭合,使传递到PSI的能量发生转移,最终以捕光色素藻蓝蛋白的发射释放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