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8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10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47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利用靖安油田延长6组岩心分析资料和测井资料分析了靖安油田延长6组中低孔隙性砂岩储层渗透性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油的有效渗透率与中低孔隙性储层的孔隙度、含水饱和度及泥质含量有关。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建立了油的有效渗透率与储层孔隙度、标准化电阻率及自然电位的关系。应用统计关系计算的有效渗透率与岩心分析的渗透率比较吻合。提出了应用工程测井值计算地层中油的有效渗透率的方法,同时还给出了储层含水饱和度与孔隙度和电阻率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02.
103.
北部湾盆地乌石凹陷古近系流沙港组砂砾岩油藏电阻率差异较大,高、低阻油层并存,流体性质难以识别,给油田开发带来一定难度。为此,利用测丼、录井、试井、岩芯分析化验等资料,对低阻油层成因机理开展系统深入的剖析。结果表明,泥浆侵入、导电矿物、地层水矿化度等对电阻率影响较小,高束缚水饱和度是油层电阻率偏低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此认识基础上,通过微观孔隙结构的精细评价,发现低阻油层储集空间为原生粒间孔、次生铸模孔混合孔隙组合,发育片状、弯片状喉道,排驱压力大,孔喉半径小,孔隙结构复杂是储层高束缚水饱和度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04.
在获得3.5%Nacl溶液-海砂-甲烷水合物体系阻抗谱参数的基础下,通过计算得到了该体系的复电阻率数据,分析了复电阻率参数的频散特性以及水合物饱和度对其频散特性的影响,进而建立了复电阻率模型。结果表明:在0.1 Hz~1 MHz测试频率范围内,含甲烷水合物多孔介质的复电阻率存在明显频散现象;甲烷水合物饱和度与复电阻率频散特征参数密切相关,饱和度越小复电阻率频散特性越显著,当测试频率范围为0.1 Hz~10 Hz时,复电阻率幅值、实部和虚部与测试频率在双对数坐标系下成线性关系,其斜率的绝对值与水合物饱和度之间成递减的近似线性关系,而当测试频率范围为10 Hz~1 MHz时,复电阻率幅值和实部的频散度与水合物饱和度符合递减的近似线性关系;在本研究的测试条件下,含水合物多孔介质体系的阻抗谱可以用电阻和电容的串联等效电路模型来拟合,基于此建立的复电阻率模型可用来计算水合物饱和度。  相似文献   
105.
为明确平面非均质性对水驱开采特征和剩余油分布的影响规律,结合冀东油田非均质性强等特点,运用布置饱和度测量电极的平面非均质物理模型,开展不同主流线与渗透率分布之间的夹角对水驱开采特征和剩余油分布的影响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主流线与渗透率分布夹角增加时,开采时间增加明显,水流通道建立后,孔隙内含水不断增加,油水接触界面也在不断增加,平面波及系数有所上升,见水时间明显延长,产油速度变慢,最终采收率增幅明显;主流线与渗透率分布夹角为0°的模型中,在注入量为0.11 PV时,水开始在采出井突破,当夹角增加到30°时,水突破的注入量为0.35 PV,剩余油主要分布在非均质性引起的驱替死角,渗流阻力较大的局部中低渗带;单一表面活性剂驱并不适用于水窜后的平面非均质油藏,需要采用在强封堵能力调剖体系提高波及系数的基础上提高驱油效率的方式。  相似文献   
106.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单角毛细管的模型。在该模型中,当非润湿相注入已经饱和润湿相的毛细管中时,不混溶的两相的分布是由一个特定的阈值压力所确定。利用Young-Laplace方程,推导和分析了不同管内流体间界面的曲率和弯液面的形状;并通过叠加单角毛管模型生成不同多边形毛管模型,研究边的多边形数和流体分布之间的关系,以及等边多边形毛管中润湿相的饱和度。在单角毛细管的基础上,研究了角的位置对于润湿相分布的影响;并分析了流体界面在角的相互影响的五个阶段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107.
研究了X油田高孔低胶结砂岩储层在含油饱和度和压力变化时纵、横波速度计算方法,并将计算数据与实际测井资料进行了对比.岩石物理参数计算和时移地震振幅随偏移距变化(AVO)正演模拟表明,X油田油藏含油饱和度变化时,地震纵波速度变化十分明显,而横波速度变化较小;储层顶反射P-P波AVO曲线变化明显,而P-S转换波AVO曲线变化很小.油藏有效压力变化对地震纵、横波速度有近似程度的影响,储层顶反射P-P波AVO曲线在入射角较小(θ<20°)时变化明显,而P-S转换波AVO曲线在入射角中等(30°<θ<50°)时变化明显.模拟结果对分析X油田时移地震可行性,确定油藏变化范围,区分油藏含油饱和度和压力变化,乃至真正实现时移地震定量解释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8.
伊通盆地梁家构造带和万昌构造带属于近物源快速堆积,储层具有岩性多变、孔隙结构复杂、低含油气饱和度、高含水饱和度等特点,仅利用含油气饱和度参数不能有效地确定储层的流体性质,且测井解释符合率偏低。根据核磁共振实验资料,采用T_2谱面积比值法和T_2谱系数法分别计算束缚水饱和度,发现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准确且接近,可以作为研究区建模的基础数据。针对研究区实际地质特征,分构造带建立了两类束缚水饱和度模型。分析发现孔隙度建立模型不适用研究区复杂储层;综合物性指数建立束缚水饱和度模型与岩心分析束缚水结果吻合程度较好;因此根据研究区储层特点,基于核磁实验基础数据,选择综合物性参数建立的束缚水饱和度模型,大大提高了模型准确度,为流体识别、测井解释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9.
磁共振测井仪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核磁共振测井是用于裸眼井中的非破坏性的测井新技术,它对底层内孔隙介质中的流体信号作出响应,同时提供自由流体指数、孔隙度、渗透率、束缚水饱和度等参数,简化了测井解释[1].1核磁共振测井仪(NMT)NMT是在地磁场H e中测量氢核质子的自旋.氢核质子沿地碰场eH的方向排列,沿与地磁场片H e垂直的方向加一直流极化场片H p,  相似文献   
110.
临界气体饱和度是溶解气驱过程的重要参数,尖不同的领域内它的定义不同,因此,不加说明易产生混淆。应用气体气泡的生长过程确定了临界气体饱和度,从宏观和微观的结合上来理解溶解气驱的机理。建立了分形生长过程的偏微分方程模型(PDE),并给出相应的定解条件,将分形生长过程问题归结为具有移动边界的自由边界值问题。在一定的条件下,这个方程的自由边界值问题可应用拟静态近似分解为一系列稳定问题来求解。在渗滤网络上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