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78篇 |
免费 | 77篇 |
国内免费 | 237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32篇 |
丛书文集 | 122篇 |
教育与普及 | 673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68篇 |
现状及发展 | 15篇 |
综合类 | 288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28篇 |
2022年 | 39篇 |
2021年 | 47篇 |
2020年 | 56篇 |
2019年 | 45篇 |
2018年 | 27篇 |
2017年 | 29篇 |
2016年 | 30篇 |
2015年 | 58篇 |
2014年 | 171篇 |
2013年 | 121篇 |
2012年 | 145篇 |
2011年 | 143篇 |
2010年 | 166篇 |
2009年 | 208篇 |
2008年 | 193篇 |
2007年 | 193篇 |
2006年 | 198篇 |
2005年 | 218篇 |
2004年 | 223篇 |
2003年 | 237篇 |
2002年 | 172篇 |
2001年 | 162篇 |
2000年 | 160篇 |
1999年 | 125篇 |
1998年 | 97篇 |
1997年 | 70篇 |
1996年 | 66篇 |
1995年 | 70篇 |
1994年 | 68篇 |
1993年 | 50篇 |
1992年 | 38篇 |
1991年 | 38篇 |
1990年 | 35篇 |
1989年 | 34篇 |
1988年 | 14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7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古代DNA 技术及其在家养动物驯化历史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养动物始终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生、发展, 其起源和驯化历史一直备受关注. 而在其 近万年的演化历史中, 家养和野生群体间可能发生基因互渗及替代, 因此基于现代物种DNA 信息进行的历史推断可能存在偏差. 近年来, 古代生物遗骸中的DNA (古代DNA)获取技术日 益成熟, 为这类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古代DNA 技术研究进展, 点评了古 代生物遗骸DNA 的获取和鉴别方法、古代DNA 提取、扩增及测序技术的革新. 最后, 本文综 述了古代DNA 技术在猪、马、羊、狗等主要家养动物驯化历史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为该技术 的进一步发展及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2.
103.
笔者介绍了酶促DNA合成研究的进展。科恩伯格和他的同事经历了从合成核苷酸、核苷三磷酸到合成DNA的历程。他们分离并提纯了DNA聚合酶,弄清了合成DNA的最直接的前体,揭示了DNA合成的化学机理,合成了具有感染性的噬菌体ΦX174DNA。 相似文献
104.
105.
106.
Photosensitized splitting of cis-syn 1,3-dimethyluracil dimer by tryptophan (Trp) and its peptides (Trp-Tyr and Trp-Phe) is studied by fluorescence quenching experiments and irradiation experiments.It reveals that 1,3-dimethyluracil dimer is mainly split by e?-?aq resulting from two-photon ionization of Trp and its peptides under irradiation with light (λ>290 nm).Moreover,the excited singlet state of Trp and its peptides can transfer an electron to the dimer,which splits and gives two pyrimidines.In addition,because of its lower oxidative potential,the excited triplet state of Trp-Tyr can also split the dimer via transfering an electron to the dimer. 相似文献
107.
本文在重新审视库恩的“范式”本意和DNA双螺旋模型发现的历史背景与科学价值基础上,提出了与颜青山先生截然相反的观点:DNA分子双螺旋模型是分子生物学范式的确立者。同时对颜文中有关分子生物学范式的方法纲领、逻辑基础和共同体心态的划分以及其他两个观点进行了商榷。 相似文献
108.
正科学家认为,如果将延长蠕虫生命的科学应用到人类身上,我们活到500岁就不会只是一个梦想。美国研究人员稍稍调整了一下实验室蠕虫——秀丽隐杆线虫的两个基因通路,便使这种动物的寿命延长了5倍。科学家们表示,这项研究通过遗传相互作用得出的结果,让抗衰老疗法出现了令人期待的美好前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诺瓦托市巴克衰老研究所首席科学家潘卡 相似文献
109.
最新研究表明,在过去几千年里,人类进化得非常快,比科学家想象中的还要快。研究人员对来自世界各地的270名自愿者的DNA信息加以对比,希望了解在过去8万年间人类基因变异的情况。结果娃示,同5000年前的人类与3万年前灭绝的尼安德特人(右图)之间的差异相比,现代人类与5000年前的人类之间的差异要大得多。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