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8篇
系统科学   15篇
丛书文集   43篇
教育与普及   30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85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以铁城水电站民门公路改道工程为例,分析了帽砂湾隧道洞口塌滑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隧道塌滑体贯通方案及施工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72.
以某型螺旋桨运输机带动力装置飞行试验台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三维流场模型,采用CFD进行了网格划分及数值计算。以前期飞行试验数据和发动机热力循环模型计算结果为边界条件,开展了不同飞行马赫数、高度及桨叶角的数值计算。选用桨叶角表征发动机状态,分析了不同飞行高度、马赫数、螺旋滑流对进气道前罩作用力和附加前体力影响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不同高度、桨叶角及马赫数均会改变进气道阻力,在马赫数0.5,高度4 km状态下,桨叶角由40°增大至50°,前罩作用力减小1 700 N,附加前体力减小3 600 N,而附加前体力系数及前罩作用力系数随飞行高度基本不变。进气道阻力特性研究为后续试飞中确定涡桨发动机外部阻力特性分析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73.
文章给出了渗透压力的计算方法,同时提出了岩体连通率的概念。经过计算,分析了连通率对坝肩抗滑稳定的影响。文章对如何降低连通率系数,从而提高坝肩稳定安全系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4.
曹洪梅 《科技资讯》2009,(15):223-223
本文分析了梓潼段滑坡的形成机制,提出了可行的治理措施,并提出了抗滑桩,抗滑挡墙在滑坡治理中的施工注意事项及防治监测要点。  相似文献   
75.
结合工程实际,介绍防滑凸榫挡土墙。通过对比其他方案,可以看出防滑凸榫挡土墙具有断面工程量少、防滑效果好、工程占地少、经济效益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76.
本文分析滚动摩擦自锁条件及应用。  相似文献   
77.
沥青路面抗滑是一个普遍却又很难解决的实际同题;故对路面抗滑进行探讨和研究;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预防措施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8.
广州地区人体蠕形螨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广州地区人体蠕形螨的感染情况,感染率为9.55%,较国内其它地区所报导的感染率为低。此次结果以鼻翼最多,鼻沟次之,鼻尖最少。所获标本中以毛囊蠕形螨为主,偶见皮脂蠕形螨。本文着重报导人体蠕形螨的感染与职业的关系,结果高温作业者未发现蠕形螨的感染,而非高温作业者感染率为13%。对高温作业及非高温作业车间的气温和工人劳动时面部不同部位之皮肤温度进行了测定,最后讨论了在高温作业环境中,有预防人体蠕形螨感染的可能,并以此条件作为进一步研究防治人体蠕形螨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9.
在不能采用锚杆支护的情况下,双排支护桩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中对双排支护桩的结构与受力进行了分析,并通过计算确定双排支护桩的排距和锚固深度。  相似文献   
80.
在青藏高原东缘明显的分布着三个构造带,即:a.高原本体东缘的弧形构造带,由褶曲、断裂组成,弧顶均向南或南东突出,其排列多受高原边缘的限制;b.高原外前方的挤压隆起带,系由高原向东推挤产生的前方挤压隆起;c.推覆构造带,由高原向东超前蠕流部分叠覆于隆起带上形成。以上三个构造带又被两条南东向走滑断层切割成三段,使各段从北向南递次向东错移。造成这一构造格局的原因系由西藏地区受印度板块强烈挤压缩短时,物质发生大量向东蠕变流动引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