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5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83篇
系统科学   107篇
丛书文集   82篇
教育与普及   23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7篇
现状及发展   32篇
综合类   1998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71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103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77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神秘蛙世界     
正夏夜,酷热难当,田野里传来此起彼伏的呱叫声。我们知道那是蛙们在开"演唱会"。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它们千差万别的美以及形形色色的生活方式呢?①繁多的种类蛙是两栖纲无尾目的动物,与小鲵科或蝾螈属血缘相近。蛙在生物学上被分为14个科,约6000种。蛙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员,且是许多热带和亚热带生态系统中的优势成员(占蛙全部种类的80%以上,余下的分布于沙漠及北方地区,只有在最遥远的大洋、海岛上才没有蛙的群集)。  相似文献   
82.
正距今1.95亿年前,一头约长10米的巨大恐龙轰然倒下,大大小小的肉食动物风闻而至,享受这"龙的盛宴"。而在这些饕餮者中,白蚁的身影隐约可见……白蚁,作为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森林里和草原上,不分昼夜地将掉落的枝枝叶叶搬运到土壤中及时分解,防止了因植物枝叶迅速腐败而造成的对森林和草地的伤害。在南美雨林中,每公顷土地上就有约100万只白蚁;而在热带草原地区,高耸的白蚁山甚至成为  相似文献   
83.
森林靓影     
《世界科学》2014,(1):F0004-F0004
<正>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也是全球生物圈中重要的一环,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和环境,森林对维系整个地球的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激发人们保护森林的热情,英国森林信托基金会2013年度森林摄影大赛揭晓:从宁静的林间小屋,到潺潺流动的小溪,再从欧洲蕨上的露珠以及美丽的落日景象……这些作品向人们展示了森林的绿色之美和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84.
在复合生态系统理论框架下,以维系城市群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共生关系为核心,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长株潭城市群复合生态系统循环状态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长株潭城市群系统整体呈现良性循环发展态势,处于中度良性循环状态,并保持可持续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85.
生态系统服务是指生态系统形成和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条件与效用。选择内蒙古典型草原地带沙地区乌审旗为研究区,选取反映生态系统供给、调节和支持服务的牲畜头数、粮食产量、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净初级生产力5个服务指标,使用InVEST模型和多种模型,测算该地区2001-2014年生态系统服务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发现:除水源涵养服务减少外,乌审旗生态系统服务从2001-2014年呈增加趋势;且不同生态系统服务指标间存在着不同权衡与协同的关系,净初级生产力服务与土壤保持服务和水源涵养服务间分别存在着协同与权衡的关系,供给服务和净初级生产力之间存在着条件权衡关系。  相似文献   
86.
人类是地球上的新客,从早期智人的出现算起,至今只有20多万年的历史。这段时间与地球近46亿年的悠远岁月相比,不过是短短一瞬间而已。人类的生存、繁育和发展无不依赖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与此同时,人类自己早已成为地球生态系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87.
疑源类的早期辐射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元古宙至寒武纪早期疑源类的分析研究表明:新元古代早期和晚期疑源类的辐射分别与全球范围内超级大陆(rodinia)形成及海洋中锶同位素^87Sr/^86Sr值显著上升,陆源物质增加,δ^13C值由负值转为正值的时期相吻合;早寒武世疑源类的辐射与超级大陆(pannotia)的形成、裂解对全球环境的影响有关。认为疑源类在早寒武世的适应辐射,改变了全球生物的营养结构,“中型浮游动物”对小个体棘刺疑源类的有效利用,可能是引发“寒武爆发”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8.
山西师范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所成立于2001年12月,主要以华北黄土高原暖温带区域生物资源及其濒危物种为研究对象,深入开展景观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及分子生态学的研究。研究所现下设有3个研究室:遗传多样性研究室、植物多样性研究室、动物多样性研究室。  相似文献   
89.
另眼看毒草     
世间一切生命物质,都是从远古走来,今天我们知道的所有物种都是经历几千万年的自然演化形成了今天的状态,并且各自都在生物圈中占据一席之地。尤其是植物,更不会惹是生非.他们自身无论有多大本领,都是为了自己的生存需要。动物当中的确有弱肉强食者,而人类往往同情弱者,对那些食肉动物有偏见,认为他们太“凶残”了,其实正是食肉动物的凶残才使得生态系统保持平衡。这就是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无所谓益害或者功过。  相似文献   
90.
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伴生着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长期的工业和农业污染、大规模的森林采伐以及将大范围的自然环境逐渐转化为农业和工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