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10篇 |
免费 | 10篇 |
国内免费 | 15篇 |
专业分类
丛书文集 | 17篇 |
教育与普及 | 19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8篇 |
综合类 | 49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17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21篇 |
2011年 | 28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25篇 |
2008年 | 26篇 |
2007年 | 20篇 |
2006年 | 26篇 |
2005年 | 27篇 |
2004年 | 19篇 |
2003年 | 32篇 |
2002年 | 18篇 |
2001年 | 23篇 |
2000年 | 37篇 |
1999年 | 20篇 |
1998年 | 20篇 |
1997年 | 18篇 |
1996年 | 20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成虾发光病病原体的分离鉴定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成虾养殖中也经常发生发光病,危害同样十分严重.研究证明,哈维氏弧菌(Vibroharveyi)也是成虾发光病的主要致病菌.注射、投喂、创伤、浸泡等几种感染方式都会造成对虾大量死亡,但感染速度和发光程度有明显的差别.侵入虾体内的发光菌的数量对对虾的成活率有明显的影响.致病菌与幼苗发光病的药物敏感性相似,仅对少数药物敏感,2种药饵可减少损失率,但防治工作应以预防为主,综合处理. 相似文献
162.
粗糙沼虾雄性生殖系统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粗糙沼虾雄性生殖系统由精巢和输精管组成,精巢内分隔成许多生精小管。生发区位于生精小管的一侧,生殖细胞的发育是非同步的。根据其外形和结构特征,整个输精管可分成四个部分:近端输精管、中部输精管、远端输精管及未端输精管。 相似文献
163.
对出口海捕虾的速冻技术进行探讨,提出了出口速冻凤尾虾,虾仁的加工工艺,该工艺针对产品解冻时易出现失重问题,在虾剥壳后采用冰盐水漂洗的方法,能有效地防止冻品的汁液流失。 相似文献
164.
中国对虾消化系统发生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对中国对虾消化道和腺肠的发生进行了研究。完整的中肠管形成于N3期,它是由幼虫腹面的内胚层板向背上线卷合拢而形成,在Z1期消化道完全贯通,至M1期,胃分化为贲门胃和幽门胃两部分,中肠前盲囊和中肠后盲囊也在此期出现,同时胃磨的雏形发生,但完整的胃磨形成于P期,另外,中肠腺始于N4-5期中肠前端突出的两对中肠腺盲囊,第一对中肠腺盲囊于M3期退化消失,而第二对中肠腺肩囊则发育为成体的中肠腺。中肠腺小管 相似文献
165.
日本沼虾受精卵的离体培养及其胚胎发育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日本沼虾的受精卵离体培养实验,并初步描述了其胚胎发育的特征。结果表明:日本沼虾受精卵以及各期胚胎(即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无节幼体期、后无节幼体期、前蚤状幼体期的胚胎)分别离体培养,均可孵化出蚤状I期幼体;并且离体受精卵及各发育时期胚胎与亲虾所抱受精卵和相同时期胚胎发育同步。日本沼虾的卵裂方式属于完全卵裂和表面卵裂之间的过渡类型 相似文献
166.
167.
饥饿对日本沼虾代谢及SOD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条件下,对日本沼虾进行了不同时间的饥饿处理,研究饥饿对日本沼虾代谢及免疫水平的影响,探讨日本沼虾对饥饿的适应对策.结果表明,日本沼虾代谢率在饥饿处理的2~4 d和8~10 d分别出现2个相对的代谢稳定区,即饥饿适应代谢区和饥饿存活代谢区,SOD比活力在饥饿处理期间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68.
中华新米虾的循环系统是开管式,由心脏、动脉管、血窦和围心腔组成。心率随水温、药物、运动、体长、蜕皮、生物节律、性别及繁殖状况等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69.
170.
利用扇贝边制造水解动物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复合蛋白酶酶解扇贝边制备水解液 并优化酶解工艺条件;采用中空纤维超滤膜对水解液进行分离纯化 制造高质量的水解动物蛋白 并测试膜分离试验操作条件对分离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先用枯草杆菌蛋白酶酶解4h 然后用风味蛋白酶继续酶解 可以显著提高酶解液中多肽、短肽及游离氨基酸的含量;超过滤的操作压力、温度、酶解液的 pH 值及浓缩比等因素都将影响超过滤效率 在操作压力不高于0.10MPa pH值为7.0~7.5 温度为43℃ 每过滤10min 后就对超过滤膜进行2min 的反冲洗等操作条件下 可以大大提高超过滤的分离效率、减少膜的污染及延长膜的使用寿命;试验结果还表明 超过滤分离后水解液的感官指标明显优于未分离的水解原液.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