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3篇
  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9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日语动词远比汉语动词丰富得多,本文分析了自、他动词的语法特点,从其内涵和形态两方面把自他动词进行了归纳和分类,使对应自他动词的形态区别一目了然,希望给日语学习者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02.
本文着重辨析汉语成语中语法方面和词汇方面的古汉语现象,为人们学好用好成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3.
现代汉语常用词"进行"在两岸四地的使用同中有异,此外还有一定程度的融合趋向,因此可以作为了解四地语言状况异同及其发展变化的一个窗口。大陆"进行"的使用与台港澳三地差异最大,主要表现为频率最高、"传统"用法最多,最具有"形式动词"的典型特征,另外在新时期还有明显的用法拓展,而其他三地则更具多样性,并且相互之间也有一些细微的差别。  相似文献   
104.
对《礼记》中的"为"字进行穷尽性统计,以此来观察它在上古汉语里的各种语义语法功能。"为"在《礼记》中主要有动词、介词、助动词等用法。将动词"为"、助动词"为"和介词"为"按照其在文中的具体语义语境划分为多个义项,并分类举例阐述。  相似文献   
105.
《潍坊学院学报》2015,(5):30-33
轻动词句法是生成语法最简方案下的一个句法理论假设,成为近年来人们研究的热点。基于黄正德和冯胜利的轻动词句法理论,本文对汉语空宾语动补结构进行了重新审视,认为它的生成是多重轻动词触发的中心语连续移位并与之合并的结果,提出了"多重VP嵌套中心语连续移位假设"。  相似文献   
106.
从语义角度看,汉语的大多数动量词都源于"行走"义动词。汉语动量词的形成大多经历了"行走"到"频次"的转化过程,而这个转化过程大致经历了"功能扩展"和"代入"两个阶段,"转喻"则是促使"行走"义动词演变为动量词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07.
秘书人员在克服独立个性、虚化个性两种极端个性定位的同时,要全面而深刻地认识和衡定自我个性特征,加强自我个性的培养,围绕“领导和工作需要”这一杠杆适时、适势地进行自我个性定位。一个良好的个性定位必将有力地推动秘书工作的全面开展。  相似文献   
108.
本文对现代汉语的四种“一V”动词结构进行了讨论,并主要分析了第一种类型的使用频率、范围,“一”和动词的结合程度,“一V”短语为何是粘着短语,“一V”短语作句子成分,“一V”短语作谓语构成的句子在复句中作分句的关系,以及在这一短语中“一”和动词的语义、功能等。  相似文献   
109.
汉语情态动词是一个封闭的类,数目有限,但意义复杂,对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是个难点。本文以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偏误最多的"要"为例,通过收集到的大量语料,说明情态动词的根情态义学生较易掌握,偏误主要集中于认识情态义上,同时认为汉语情态动词语义—形式的多重对应也是偏误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0.
西周晚期之前“先”、“生”开始连用;战国晚期,“先生”开始有发展成为称呼语的趋势;西汉时期,“先生”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表示对有学问的人的尊称的称呼语,同时也被妻子用来作为对丈夫的称呼语;宋元时期,“先生”已经成为今天称呼语“老师”的代名词。当前,“先生”无论是作为妻子对丈夫的称呼语还是作为区别性别的称呼语,其意义已经完全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