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1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描述瓢虫跳小蜂属2个新种,即云南瓢虫跳小蜂,Homalotylus yunnanensis sp.nov。,和黄盾瓢虫跳小蜂,Homalotylus scutellaris sp.nov.标本采自云南省。  相似文献   
92.
本文介绍了平腹小蜂Anastatus sp.人造寄主卵研制的基本程序,观察了平腹小蜂在人造寄主卵上的寄生产卵过程及其幼虫在人造卵内的生长发育情况。实验结果表明:聚丙烯薄膜是目前制作半球形卵卡式人造卵比较适宜的卵壳材料;人造寄主卵内的营养液含量对平腹小蜂的产卵寄生有很大影响,当营养液的含量占卵粒容量的3/4—5/6时,对平腹小蜂产卵寄生最有利;同时试用了几种本地常见的昆虫资源,为开发利用本地虫源取代柞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3.
以柞蚕剖腹卵为寄主材料,在温度25±1℃,相对湿度70—85%,光照为14L:10D条件下,对寄生荔枝蝽卵的日本平腹小蜂(Anastatus janponicus Ashmead)和黄褐平腹小蜂(A.sP.)的若干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平腹小蜂的成蜂寿命和生殖力差异极显著。在室内自然变温条件下,测得日本平腹小蜂的发育起点温度11.9℃,有效积温314.9日度;黄褐平腹小蜂的发育起点温度17.3℃。有效积温259.0日度。  相似文献   
94.
报道跳小蜂科跳小峰属一新种,三色颚跳小蜂,Encyrtus manditricolor sp.nov。标本采自云南2省,从番石榴Psidium yuayava年一种网蜡蚧Eucalymnatus sp.育得。  相似文献   
95.
本研究详细探讨在24-35℃恒温条件下荔枝蝽卵子腹小蜂的生存生物学,求得各有关温度与小蜂寿命或死亡率变化间的函数关系,为有计划地荔枝蝽卵平腹小蜂的室内大量人工繁殖提供科学根据。  相似文献   
96.
利用Y型嗅觉仪生物测定法分别测定了Wiebesia pumilae雌蜂对不同发育时期薜荔雌、雄榕果挥发物以及合成信息素的行为反应差异.结果表明:W.pumilae雌蜂对薜荔雌花期雌、雄果挥发物具极显著的趋向行为,对成熟期雌果和雄花期雄果挥发物具极显著的驱避行为,而对其他发育期的雌、雄果挥发物表现为无选择偏向性行为反应,表明不同发育阶段薜荔榕果所释放的挥发物成分和配比存在差异.W.pumilae雌蜂对薜荔相同发育期雌、雄果挥发物表现为无选择偏向性行为反应,表明雌、雄果释放的挥发物组分存在相似性.合成信息素芳樟醇、苯乙烯,以及二者的混合信息素对W.pumilae雌蜂的选择行为影响显著,表明芳樟醇、苯乙烯可能是榕果挥发物中的主成分;混合信息素A2B2C1和A2B2C2组合对W.pumilae雌蜂具极显著吸引作用,而A1B2C2组合对W.pumilae雌蜂具极显著驱避作用,表明混合信息素的交互作用明显,其交互作用既可能表现为增效作用,也可能表现为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97.
从生态学的角度,对海南省海口市内桉树枝瘿姬小蜂在3个品种(系)桉树上的数量进行了12个月的观察,并结合GIS系统所得到的该地区的主要气象因子,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海南省海口市内3个不同品种(系)桉树上的桉树枝瘿姬小峰的数量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最高气温(℃)这2个气象因子对海口市内桉树枝瘿姬小蜂的数量有较大的影响,而与月降雨总量(mm)、月平均相对湿度(%)、总日照时数(h)无较大关系.  相似文献   
98.
桉树枝瘿姬小蜂危害对桉树缩合单宁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评估桉树枝瘿姬小蜂产卵对桉树缩合单宁含量的影响,对8个桉树主要栽培无性系幼树单株单梢低虫口接种桉树枝瘿姬小蜂,诱导桉树生化反应,测定了接种前后桉树叶 片、叶柄、嫩茎缩合单宁的含量。结果表明:桉树叶片缩合单宁含量明显高于叶柄和嫩茎(p<0.01);接种前,感虫无性系与抗虫无性系叶片缩合单宁含量差异显著(p<0.05),或极 显著(p<0.01);比较接种前后,叶片缩合单宁含量大幅度升高(p<0.01),叶柄和嫩茎含量变化均不显著;接种后,感虫无性系与抗虫无性系叶片缩合单宁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 。  相似文献   
99.
薜荔果实乙醇提取液抗氧化活性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体积分数(20%~95%)乙醇为溶剂,室温下经超声波辅助浸提,获得薜荔果实乙醇提取液.分别采用还原力法、DPPH法、TEAC法和FRAP法评估了不同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并用Folin-Ciocalteu法测定了提取液中总酚的质量分数.结果表明:不同体积分数乙醇溶液获得的薜荔果实提取液表现出不同的还原力,清除DPPH*、ABTS*+能力及总抗氧化能力,乙醇体积分数对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影响显著,不同乙醇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从高到低依次为:80%,95%,60%,40%,20%,其中体积分数为80%的乙醇提取液的还原力、清除自由基及总抗氧化能力最强,在700 nm处吸光值为1.04,清除DPPH*半清除率质量浓度为 2.20 mg*mL-1,TEAC值为2.36,FRAP值为157.1,此结果与其提取液中总酚的质量分数(2.50%)最高相一致.  相似文献   
100.
江户晚期兰学家、博物学家宇田川榕庵费十余年之功完成了介绍西欧植物自然分类系统的《百纲谱》系列手稿,在《百纲略谱》中完整翻译了施普伦格尔系统中的植物科名。榕庵的植物科名翻译调用了本草学、兰学、西博尔德和伊藤圭介合编的《日本植物目录》手稿、马礼逊《字典》等不同语言、思想传统的知识资源。马礼逊《字典》中的植物学术语和知识主要来自英国在华博物学家约翰·里夫斯。对于西学传播的考察,不应局限在一国之内,而应考虑东亚跨国交流网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