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4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275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235篇
教育与普及   340篇
理论与方法论   21篇
现状及发展   72篇
综合类   413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200篇
  2010年   200篇
  2009年   251篇
  2008年   247篇
  2007年   242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225篇
  2004年   186篇
  2003年   206篇
  2002年   150篇
  2001年   193篇
  2000年   185篇
  1999年   160篇
  1998年   157篇
  1997年   179篇
  1996年   154篇
  1995年   144篇
  1994年   121篇
  1993年   121篇
  1992年   111篇
  1991年   77篇
  1990年   85篇
  1989年   44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采用磁控溅射法以高纯石墨为靶材在单晶硅(100)上制备了石墨薄膜,通过SEM扫描表征其表面形貌以及截面厚度,利用XRD对石墨薄膜的晶体结构进行分析,再运用Keithley 2400对器件的I-V曲线进行测试.研究发现,通过磁控溅射得到的Si/C/Ag结构的器件具有明显的双极电阻开关效应,在一开始时,电阻开关比可以达到105倍,继续扫描直至曲线达到稳定状态后的比值也在103左右.这种显著的电阻开关特性经过研究被认为是石墨在溅射过程中形成稳定的缺陷对载流子的俘获和释放,使得器件的电阻突变而导致的.  相似文献   
992.
根据气敏光学特性的要求,用可控气压喷涂和高温处理的新方法,制成SnO2膜。膜面平整均匀,晶粒结构细密,缺陷较少,其光学特性比其它方法制成的薄膜好,使用的设备及工艺简单。  相似文献   
993.
在考虑任意磁化方向单轴和立方磁各向异性等效场的基础上,根据磁短进动方程,导出了张量磁化率X”的表达式,讨论了单晶YIG磁性薄膜中磁各向异性对铁磁共振线宽的贡献,用“各向异性线宽因子”的概念定量描述了这种贡献.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994.
射频磁控溅射沉积SiO2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以射频磁控溅射法在Si衬底上沉积SiO2膜.这一方法避免了高温氧化法对器件性能的损害.在结构和物理性能上对SiO2进行了多方面的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SiO2膜具有:1)微晶结构,结构致密、表面均匀、无针孔等.2)优良的物理性能,腐蚀速率(在P腐蚀液中)0.20~0.24nm/s,击穿场强2.6×107~4.4×107V/cm.可以得出结论:射频磁控溅射法沉积的SiO2膜与热氧化法沉积的SiO2膜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  相似文献   
995.
利用有机物真空沉积技术制备了8-羟基喹啉铝(Alq)和叔丁基联苯基苯基二唑(PBD)交替生长的多层结构薄膜.低角X射线衍射测量表明,样品具有良好的层状结构;光吸收及光致发光测量结果表明,随着PBD层厚度的减薄,激发态能量发生了从PBD向Alq层中转移的现象.  相似文献   
996.
阐述了纳米摩擦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方面的进展.进而指出了今后纳米摩擦学研究应当重视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997.
采用PECVD方法制备Fe2O3/SnO2双层气敏薄膜,利用浸渍方法对稀土元素(La,Nd,Sm,Er,Yb)与铝配制的乳浊液进行表面修饰.测试结果表明,修饰后的双层薄膜对乙醇或丙酮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选择性。  相似文献   
998.
运用半经验分子轨道AM1方法计算了金刚石(111)面上乙炔吸附分子的几何构型,通过与相似结构的丙烯分子实验参数的比较,分析论证了半经验分子轨道方法用于碳氢化合物吸附分子几何构型计算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99.
以SrS∶Ce和ZnS的混晶为原料用电子束蒸发的方法制备了蓝色SrS∶Ce薄膜,研究了新制备SrS∶Ce膜的光致发光(PL)性能和它的电致发光(EL)器件的电致发光性能,并与直接用SrS∶Ce粉末制备的薄膜进行了对比.测量了它们的X射线衍射谱、PL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以及电致发光器件的EL光谱,结果表明混晶法制备的薄膜比直接法好,ZnS的引入弥补了在SrS∶Ce薄膜中S的不足,且避免了在直接用SrS∶Ce材料蒸发过程中S气氛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000.
将具有氧敏特性的SrTiO3与TiO2复合化,采用电子束蒸发方法,制备了SrTiOz-TiO2薄膜,研究了其氧敏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氧化物SrTiO3-TiO2薄膜的n-p型转换点比SrTiO3薄膜的n-p型转换点高,氧敏特性有所改善,从而提高了贫燃区氧灵敏度曲线的线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