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980篇 |
免费 | 207篇 |
国内免费 | 399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0篇 |
丛书文集 | 388篇 |
教育与普及 | 475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31篇 |
现状及发展 | 83篇 |
综合类 | 759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0篇 |
2023年 | 106篇 |
2022年 | 96篇 |
2021年 | 131篇 |
2020年 | 123篇 |
2019年 | 118篇 |
2018年 | 54篇 |
2017年 | 78篇 |
2016年 | 99篇 |
2015年 | 132篇 |
2014年 | 267篇 |
2013年 | 246篇 |
2012年 | 312篇 |
2011年 | 344篇 |
2010年 | 357篇 |
2009年 | 425篇 |
2008年 | 425篇 |
2007年 | 418篇 |
2006年 | 336篇 |
2005年 | 383篇 |
2004年 | 322篇 |
2003年 | 366篇 |
2002年 | 298篇 |
2001年 | 330篇 |
2000年 | 309篇 |
1999年 | 294篇 |
1998年 | 262篇 |
1997年 | 274篇 |
1996年 | 259篇 |
1995年 | 233篇 |
1994年 | 215篇 |
1993年 | 201篇 |
1992年 | 188篇 |
1991年 | 141篇 |
1990年 | 152篇 |
1989年 | 125篇 |
1988年 | 60篇 |
1987年 | 35篇 |
1986年 | 23篇 |
1985年 | 4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2篇 |
1965年 | 2篇 |
1957年 | 1篇 |
194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5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33.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7,(11)
以MgO薄膜、MgO/Au复合薄膜作为二次电子发射材料的研究对象,利用持续电子束轰击薄膜的方式,研究了二次电子效应与时间的变化规律。通过测试样品时间的指数衰减,电导率和介电常数对衰减速率的影响,建立模型假设来研究二次电子发射的机理,提出了潜在电子的概念及平板电容模型;以此模型为基础进行分析推导,建立了二次电子发射过程理论模型,得出了诱导电流和二次电子发射系数实验值的表达式,与实际样品测试结果的趋势一致,二次电子发射材料性能的衰减速率与薄膜电导率正相关,验证了所提理论模型能很好地解释介质薄膜二次电子发射的衰减机理,有助于提高二次电子发射材料的衰减性能,为改进工艺和研发新型介质薄膜材料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4.
以定量检测Al2O3薄膜/steel体系薄膜界面动态结合强度为目的,应用改进激光层裂装置,利用高功率脉冲激光冲击薄膜表面能量吸收层产生向基体内部传播的高幅应力波。在自由表面应用激光探针对心记录到达该面的应力波引起的振动位移。通过应力波分析、数据处理和数值模拟,建立了应力波传播与衰减模型。经过应力波相关技术表征,建立了关于界面损伤发展的3个阶段;初始脱粘、裂纹扩展、薄膜剥离的新的层裂判别准则。同时,根据应力波的到达时间和衰减方式,提出估计层裂面尺寸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5.
作者采用离子束溅射沉积Zr的同时,进行氧离子的轰击,随着注入离子束流密度的变化,所形成的锆氧化物薄膜从非晶态向晶态转化,其形成的晶态薄膜为纳米量级范围内的微晶,实验发现,衬底不同对形成纳米锆氧化物的临界氧离子束流密度也不同,作者还对纳米晶粒的相结构及其化学组成进行了相应的分析。 相似文献
36.
TiO2薄膜结构特征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瑞松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42(Z1):1-4
主要研究了半导体材料TiO2的部分特征,光谱吸收率与TiO2膜厚度成正比,TiO2膜在烧结前呈水合物团块状结构,表面粗糙度大,
空气中烧结后呈等粒或椭圆粒状镶嵌结构, 表面粗糙度比未烧的小,在抽真空加氮气烧结后成等粒状结构,表面较光滑,在空气中烧结的TiO2膜放至光敏染料中泡1
h后呈等粒状结构,表面较光滑.从TiO2光电池器件输出电功率来看,TiO2膜在空气中烧至450
℃时的电输出的功率比在氮气中烧至530 ℃的高,印刷TiO2膜的丝网目数为500目时,电输出功率较佳. 相似文献
37.
从应用的角度出发,对电解质溶液模型、相平衡计算的现状与发展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并系统地介绍和讨论了作者在这方面的工作。指出对Pitzer模型和作者提出的电解质溶液水化平衡模型建立各自相应的普遍化温度关系,结合所提出的固液平衡级计算方法,可以预测工业过程所涉度的高温、高压、高浓度范围内复杂体系的热力学性质,解决此类过程集成模拟优化的瓶颈问题。此外。还介绍了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弱电解质体系热力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38.
采用磁控溅射工艺制备了钛镁共掺氧化锌(TMZO)透明导电氧化物(TCO)薄膜,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四探针仪的测试以及光学表征技术,研究了气体压强对薄膜样品光学和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薄膜样品在可见光区域具有正常色散性质,其折射率曲线均遵循单振子色散模型;同时TMZO薄膜的光电性能与气体压强密切相关.当气体... 相似文献
39.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9(2)
一种高介电常数(K=7.6~11.6)的有机铁电聚合物材料——偏氟乙烯与三氟乙烯共聚物首次作为介质层用于介质上电润湿效应的数字微流控器件.在30 V的外加电压下,液滴与器件间的固-液接触角可以从118°下降到75°,并且呈现明显的电压极性相关性.基于此现象,设计并制作了新型的单平面电极阵列结构的数字微流控器件,简化了器件结构和工艺流程,整个工艺步骤可以与集成电路工艺兼容.新型器件成功实现了3μL的液滴的往返运输,工作电压只需20 V.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