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4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魏源《蒙雅》是晚清邵阳蒙学名著,它仿《尔雅》基本内容、基本体例而编排,是“应书生读典籍而纂辑的识字课本”,分天、地、人、物、事等二十四篇。《蒙雅》韵语中存在方言读音。  相似文献   
12.
蒙学中的书法教育是唐代初级书法教育形式之一,它与识字教学密切相关。《急就篇》和《千字文》,以其具有识字和习字双重优势成为唐代蒙学中的主要教材。蒙学中的初级书法教学,不仅形成了一整套较为成熟的教学方法,而且提出了系统的教学理论,这既反映在当时的专论文章中,也对后世书法教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历史教育是古代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源远流长。南宋时期《三字经》出现后,运用其简洁、易识记的语言对儿童进行历史教育,这种方式为元、明、清三代所继承。《三字经》以其知识的丰富广博、语言的精练简洁等优点被广泛地流传,是古代一部重要的启蒙教材。  相似文献   
14.
王筠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和经验,阐明了蒙学教育的规律。本文通过分析《教童子法》对现代社会语文教育的实用性和它的学术贡献,说明素质教育早在一百五十多年前我们的先人就已经认识到了。  相似文献   
15.
蒙学教材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内容。其精华至今为人们所称道, 如德育为先, 修身做人等; 其糟粕亦是显而易见的, 如纲常为要, 上下有序等。对其精华与糟粕进行梳理, 是为了使人们对其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有精华就应继承。但旧文化毕竟不等于新文化, 所以继承是有条件的。继承的前提是必须明确认识传统文化在本质上属于旧文化, 即使对其精华, 也要做具体分析。传统文化的进步性, 不会超越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16.
论王筠的蒙学语文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筠的蒙学教育思想虽然没有完全摆脱传统的蒙学思想,但已对其单调、枯燥乏味的学习方法和无理的教育措施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并对蒙学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地探讨,提出了颇有见地的见解。他创见性地提出了“学生是人,不是猪狗”的思想,在当时是具有革命性的进步性的。其语教育思想对我们的语教育实践依然具有启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蒙学教育文化散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蒙学教育化,发端于西周,至秦汉之际渐成规模,经唐宋时期的发展演进,直到明清时期,经由朱熹、王阳明、李刚主等思想家、教育家的培育,使古代蒙学教育化从形制到内容都臻于完善,为后世之启蒙教育提供诸多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立人之基在幼儿蒙学教育,幼儿蒙学教育的根本在教材的编写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幼儿蒙学教材是立德之基、育人之本、兴国之道,而全国统一编写的高质量的蒙学教材,有利于民族精神的培养和集体礼仪的形成。通过对优秀传统蒙学教材思想内容的检讨和分析,指出其优劣,为今天中国基础教育传统文化教材的编写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诗歌是我国最古老的文学形式。有了诗歌,也就有了诗歌教育。诗歌的历史有多长,我国诗歌教育的历史就有多长。我国古代的诗歌教育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特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唐宋之际,农工商兵各阶层的文化知识水平都有了普遍的提高.其主要原因是在宋代,科举成了万民所趋的事业,社会上形成了一种崇文劝学之风;当时人们思想倾向的转化,促使人们更加重视对儿童的教育,社会上兴办各类蒙养小学,通俗易懂的蒙学教材大量出现,使教育趋于平民化;雕版印刷取代了读书人手抄书籍的状况,这又是对教育发展的一个巨大推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