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5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67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53篇
教育与普及   37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04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71.
Cr3+对玉米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玉米为材料,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检测了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和不同浓度的Cr3 胁迫48h后恢复过程中淀粉酶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玉米萌发过程中淀粉酶同工酶发生系列变化;铬盐对玉米幼根的生长抑制作用明显;当铬盐浓度为0.1mol/L时,对玉米的抑制表现为不可逆,直至种子萎蔫死亡;铬盐对淀粉酶的活性影响不是很显著,但刺激了Rf为0.242淀粉酶的提前表达。  相似文献   
172.
以1-(2,6-二甲基苯基)-1H-咪唑与2-溴乙基葡萄糖苷为原料,一步合成了新化合物溴化1-(2,6-二甲基苯基)-3-[2-(2,3,4,6-四-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氧基)-乙基]-咪唑盐(化合物1),是一种咪唑啉盐表面活性剂。化合物1的结构中存在糖基,含有多个手性碳原子,导致其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较为复杂。我们运用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LC-HRMS)和元素分析(EA)确定了其化学组成,随后通过液体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包括1D和2D核磁共振手段,如~1H NMR、~(13)C NMR、DEPT90、DEPT135、~1H-~1H COSY、~1H-~(13)C HSQC、~1H-~(13)C HMBC)对化合物1的氢谱和碳谱信号进行了表征,通过解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详尽归属。  相似文献   
173.
从湖南省长沙县养殖场牛胃秸秆发酵物中筛选获得了一株高产α-淀粉酶的菌株,命名为SCUEC8.通过对其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特性,结合16S rDNA序列对比分析,初步鉴定该菌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探讨了不同碳源、氮源、培养条件等因素对枯草芽孢杆菌SCUEC8菌株产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时间为16 h、pH为6.0、培养温度为37℃、碳源为20.0 g·L-1的麦芽糖、氮源为15.0 g·L-1的胰蛋白胨、金属离子为1.0 g·L-1的Mn2+时,枯草芽孢杆菌SCUEC8菌株生长量和α-淀粉酶的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4.
叶黄素是一种天然类胡萝卜色素,在肿瘤与心血管类等疾病的预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因叶黄素在极端环境下极易发生化学降解,阻碍了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为提高叶黄素的稳定性,文章对包埋叶黄素的芸豆蛋白-罗勒籽胶共稳定的O/W乳液和冷固型乳液凝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葡萄糖酸-δ-内酯和柠檬酸钠双重诱导的乳液凝胶显著提高了叶黄素在储藏、高温和紫外光照条件下的包埋稳定性。同时,通过构建体外消化模型,证明了柠檬酸钠诱导形成的乳液凝胶易被消化,具有较高的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和游离脂肪酸释放量,从而改善了叶黄素的生物可及性。因此,芸豆蛋白-罗勒籽胶复合冷固型乳液凝胶可作为包埋叶黄素的良好载体,广泛应用于活性物质的递送和功能食品等领域。  相似文献   
175.
选用一种水热法制备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Ni-MOF,将其与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复合,修饰在玻碳电极(GCE)表面,构建了用于葡萄糖检测的无酶传感器.以Ni-MOF@RGO/GCE为工作电极,Ag/AgCl为参比电极,铂丝为对电极,将该三电极系统置于含有葡萄糖的标准碱性溶液中,于0.3~0.7 V内进行扫描,记录葡萄糖的响应氧化还原电流.结果显示,葡萄糖的浓度在1~80μM以内与其对应的峰电流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36μM(S/N=3).基于Ni-MOF@RGO修饰电极对50μM葡萄糖标准溶液平行测定5次,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为4.3%.对血清进行加标回收试验,葡萄糖的回收率为96.4%~104.6%.  相似文献   
176.
淀粉酶是水解淀粉的酶类,根据其分解淀粉的不同,可以分为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α-淀粉酶可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而β-淀粉酶则只能从淀粉的非还原末端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和限制型糊精,又称淀粉-1,4-麦芽糖苷酶,被广泛应用于饴糖、啤酒和高麦芽糖的生产,大麦、小麦、大豆和甘薯等植物中的β-淀粉酶含量高,中国主要以大麦芽作为β-淀粉酶源,每年需消耗大量粮食来生产β-淀粉酶制剂。  相似文献   
177.
采用电化学沉积结合电化学衍生法制备了纳米氢氧化钴/镍修饰电极( Co-Ni( OH)n/CCE),研究了该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性质及其对葡萄糖的电催化活性.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对葡萄糖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氧化活性.在优化实验条件下,线性方程分别为2.0×10-7~6.9×10-5 mol·L-1(灵敏度为249μA ·(mmol·L-1)-1)和6.9×10-5~1.0×10-3 mol·L-1(灵敏度为49.6μA·(mmol·L-1)-1),检出限为1.0×10-7 mol·L-1,响应时间小于5 s.  相似文献   
178.
 人类因为非凡的大脑而成为万物之灵,并借助大脑去探索未知。作为既熟悉又陌生的领域,大脑成为我们探索的目标。以探索驱动创造,人工智能这一智慧的产物也由此诞生。  相似文献   
179.
以D-葡萄糖为原料制备一种碳基固体酸催化剂,采用X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和酸密度测定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以醋酸甲酯水解为探针反应,考察碳化和磺化温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碳基固体酸催化剂是由连接有磺酸基(—SO3H)的芳香碳片组成的无定形碳;当碳化温度为450℃、磺化温度为90℃时,制备的酸密度为1.4 mmol/g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与分子筛HZSM-5和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Amberlyst-15相比,碳基固体酸催化剂具有更高的转化频率。催化剂重复使用8次后,醋酸甲酯水解率稳定在10.5%左右,表明催化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0.
葡萄糖注射液的含量准确与否往往受称量误差,量具误差,技术操作误差、配料时搅拌不匀和配料时液体温度误差及热压灭菌等诸多因素制约。对中间品的含量来讲,均可采取补救措施直至达到合格。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发现这并不能完全杜绝成品含量不合格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批量损失,因中间品测定后还要经过至关重要的热压灭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