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5篇
丛书文集   28篇
教育与普及   1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54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31.
以4-溴-1,8-二甲酸酐为起始原料通过Sonogashira偶联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酰亚胺衍生物(N-吗啉乙基)-4-(4-羟基苯乙炔基)-1,8-酰亚胺(A),其结构通过~1H NMR、~(13)C NMR、HR-MS(ESI)表征,并对化合物A在6种不同极性有机溶剂和甲醇/四氢呋喃混合溶剂中的荧光发射光谱,以及A在四氢呋喃中的双光子诱导荧光光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A具有溶质变色效应,随溶剂极性的增大,A的荧光发射峰发生红移,且荧光强度下降.并且A在波长820 nm处的有效双光子吸收截面为90 GM.此外,A可成功定位于溶酶体,与溶酶体商品化染料Lyso Tracker Red的共定位系数高达0.902 6.因此,化合物A作为一个新型的双光子吸收材料,可作为双光子溶酶体示踪剂用于细胞成像.  相似文献   
432.
聚羧酸类减水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聚羧酸类减水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聚羧酸减水剂与系减水剂进行对比,研究了两种减水剂对水泥净浆的作用效果,以及对C25和C50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并结合XRD,TG-DSC分析结果,探讨了聚羧酸类、系减水剂对水泥水化和强度发展规律.结果表明,与系减水剂相比,聚羧酸类减水剂对水泥颗粒有更好的分散性能和分散保持性,能有效地抑制水泥的早期水化和水化产物最初相的析出,减少水化产物CH晶体的生成而不影响后期混凝土结构的发展.对于C25混凝土的强度影响,两种减水剂相近,而对于C50混凝土,聚羧酸类减水剂优势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433.
为制备重要的化合物2-甲基6-酰基,提高酰化产物的收率和纯度,以2-甲基为原料,分别研究了乙酸酐和丙酰氯为酰化剂时的酰化反应,对酰化反应的产物进行了GC、FT-IR和GC-MS表征;对酰化反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酰化反应的较佳条件为:丙酰氯为酰化剂,反应温度20℃,反应时间5 h,2-甲基、丙酰氯、三氯化铝的摩尔比为1∶1.4∶1.7,在此条件下酰化反应的收率可达92%,产物的纯度为90%.  相似文献   
434.
三苯基氢氧化锡与2,6-二酸反应得到了一个三苯基有机锡羧酸酯.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波谱等测试手段对该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得其晶体结构.该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c,晶胞参数:a=14.350 1(14),b=7.734 6(7),c=17.911 5(17),α=γ=90°,β=93.694 0(10)°,V=1 983.9(3)3,Z=2,Dc=1.530 mg/m3,R1=0.049 6,wR2=0.1 108.  相似文献   
435.
针对1,5-二异氰酸酯(NDI)对水活泼的特性,采用甲醇为衍生试剂与NDI发生衍生化反应,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结合紫外检测器测定非光气法制备NDI反应过程中产物的含量.通过对NDI标准品的衍生产物进行质谱分析测试,证实标准品衍生化后可得到高纯度的甲醇衍生产物.液相色谱条件为:采用Agilent HC-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水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柱温35℃,紫外检测波长为220nm,进样量10μL.结果表明:本方法的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检出限为0.012 8 mg/L(信噪比为3),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7.99%~99.55%(n=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0.71%~1.40%.本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度高,可用于工业NDI产物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436.
发展了基于荧光试剂8-氨基1,3,6-三磺酸二钠盐(ANTS)的糖基化蛋白质选择性标记和荧光检测的新方法.实验中以标准蛋白质细胞色素c和核糖核酸酶b为样品,优化了pH和反应时间.在优化的条件下,核糖核酸酶b的检测灵敏度可提高22倍,而非特异性的标记仅为1%,显示了这种衍生方法极好的选择性.进一步将该方法应用于卵清蛋白的衍生,通过结合二氧化钛(TiO2)亲和富集,共鉴定到14个蛋白质,其中超过85%的蛋白质具有一致的N-X-T/S(X为除脯氨酸以外的其他氨基酸)序列,为潜在的糖基化蛋白,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高选择性.  相似文献   
437.
采用量子化学方法研究了芘衍生物1,6-(2-基)芘(BNP)和1,6-(3,5-苯基)苯基芘(BDPP)的结构和光电性质.结果表明,它们具有相近的HOMO和LUMO能级、电离能和电子亲和势,发射光谱位于蓝光区域.与BNP相比,BDPP具有更好的电荷传输性能,有潜能作为蓝光材料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  相似文献   
438.
导电聚合物材料具有原料价格低廉、比重轻、具可塑性、微结构便于控制等优点,在锂离子电池方面具有应用的潜力.聚是一种良好的导电高分子,它具有许多优良的光电性能.该文以3,4,9,10-二苯四甲酸酐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经高温煅烧合成一种石墨状聚,并以这种石墨状聚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对其进行探索性研究.通过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热失重、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对合成的石墨状聚做了相应的结构和外貌表征;利用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等电化学方法来研究石墨状聚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通过上述合成方法,成功合成了石墨状聚,经电化学性能测试发现石墨状聚有较大的放电容量、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在电流密度为100 mAh · g-1的条件下,首次放电容量高达281.3 mAh·g-1,100次循环后,容量仍保持在188.4 mAh·g-1,容量保持率高达66.97;.因此,石墨状聚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  相似文献   
439.
通过无土栽培和盆栽试验,研究了石油中对陕北石化区黄土种植玉米的各项生理和生长发育指标的污染生态效应,揭示了石油化学品通过生态毒理学机制对黄土典型农作物产生的危害,无土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单位质量河沙中对玉米出芽率、根伸长的半抑制浓度Ds分别为0.488、0.487 g/kg;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单位质量黄土中对玉米出芽率、根伸长、鲜重、株高、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半抑制浓度DL分别为4.21、1.53、3.99、1.82、3.33、3.29 g/kg.各生理指标对污染的敏感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根伸长-株高-叶绿素b-叶绿素a-鲜重-出苗率.当土壤中、黄土质量比小于0.25 g/kg时,对玉米的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当、黄土质量比大于0.25 g/kg时,对玉米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该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提高而增强.  相似文献   
440.
亲水性分子印迹纳米球的合成及药物识别与释放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s-普生为模板分子(T),以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药物识别与释放的调节剂,二乙烯基苯(DVB)为交联剂,利用沉淀聚合法和环氧开环两步反应制备出亲水性的均匀球形纳米分子印迹聚合物。当n(T)∶n(MAA)∶n(GMA)∶n(DVB)=1∶4∶4∶24时制备的印迹聚合物粒径均一,单分散性好,平均粒径约832 nm,吸附实验表明该聚合物不仅可以在含水介质中对药物进行特异性识别,而且还具有良好的药物缓释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