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4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35篇
教育与普及   22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6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对厦门地区龙海麻鸭自然感染莱氏盲肠温扬球虫亚种的季节动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一年四季均可感染,其中流行高峰期是3~7月.对盲肠组织进行石蜡切片的细胞化学染色,显明:成熟的裂殖体含有多糖,成熟大配子体、小配子体和卵囊PAS反应呈阳性,而滋养体、早期的大小配子体PAS反应呈阴性  相似文献   
102.
应用涅耳公式对自然光入射时反射及折射光的偏振态与入射角之关系进行了讨论。发现对于反射光来说,在布儒斯特角两侧平行入射面的光振动与垂直入射面的光振动振幅之比不是一个对称关系;对于折射光来说,平行入射面的光振动与垂直入射面的光振动振幅之比是单调上升的。  相似文献   
103.
以邻啰啉为显色剂用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香菇、金针菇中铁的含量,并对其影响因素和结果进行了探讨.通过其单因素实验确定其最佳测定条件为:测量波长510 nm、显色剂用量1.00 mL、有色配合物的稳定时间40 min、试液的pH 6.0.此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其试验结果对指导人们合理进行补铁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4.
报道了用密度泛函(DFT)理论精确计算稠环烃系苯、蒽和分子的极化率结果。蒽和分子的几何构型优化采用HF/6-311G(3d,2p);极化率的计算采用B3LYP/6—311++G(3d,2p)。其结果与实验值符合得较好,也与相关的稠环多烯芳香烃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关联。结果发现苯、蒽和分子的固有的极化率数据随着苯环的增加而增加,大约增加20.8个原子单位;分子的诱导极化率的数据随着苯环的增加而成线性增加,大约增加42.8个单位;而瞬时极化率的数据却不见有什么变化。  相似文献   
105.
高频度模拟酸雨胁迫条件下菲白竹的光合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竹类植物对高频度酸雨胁迫的光合响应特性及其机制,以园林观赏竹种白竹(Pleioblastus fortunei)为材料,通过模拟不同强度酸雨(pH=2.0、3.0、4.0)高频度处理,研究其对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日变化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胁迫处理组均导致白竹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下降,酸度越强,降幅越大。酸雨胁迫导致光合速率日变化从对照的“单峰型”向“双峰型”转变,呈现明显的“午休”现象。随着胁迫强度的增加,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气孔限制值(Ls)均呈下降趋势,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总体上则呈上升趋势,表明酸雨胁迫抑制光合速率主要由非气孔限制所致。不同强度的酸雨胁迫均使白竹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Ⅱ潜在活性(Fv/Fo)、PSⅡ有效光化学效率(Fv'/Fm')、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P)显著降低,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PQ)显著增加。经过1个多月的恢复期,pH 4.0处理组各荧光参数恢复趋势明显; 而pH 2.0处理组则无法恢复,表明白竹对pH 4.0的酸雨胁迫处理表现出较强的自我修复能力。其中,qNPQ的增强可能是白竹防御酸胁迫下光破坏的一种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06.
研究了分枝杆菌SP 3在不同NaCl含量、培养基和微量元素中降解的效果影响。结果表明,分枝杆菌SP 3在NaCl质量分数为1%时对的降解率达到最大,为87.41%;菌株在LB液体培养基、改良LB液体培养基和改良的无机盐液体培养基中对的降解率都达到了80%以上,三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Fe2+、Zn2+浓度分别在100 μmol/L和5 μmol/L,Mg2+在100 μmol/L时,可以提高菌株对的降解能力,而Cu2+随着浓度的增加,能够抑制菌株对的降解。研究结果有助于该菌应用于多环芳烃降解的生物技术中,以提高菌株对等多环芳烃的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107.
对短瓣兰根的丙酮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波谱特征鉴定结构.分离并鉴定了16个类化合物,分别为2,2′-dimethoxy-9,9′,10,10′-dihydro-[1,1′-biphenanthrene]-4,4′,7,7′-tetrol(1), flavanthrin(2),Blestriarene B(3),Blestriarene C(4),2,2′-dihydroxy-4,7,4′,7′-tetramethoxy-1,1′-biphenanthrene(5),2,7,2-trihydroxy-4,4,7-trimethoxy -1,1-biphenanthrene(6),lusianthridin(7),orchinol(8),coelonin(9),6-methoxycoelonin(10),dehydroorchinol(11),2-hydroxy-4,7-dimethoxyphenanthrene(12),2-methoxymoscatin(13),4,7-dihydroxy -1-(4-hydroxybenzyl) -2-methoxy-9,10-dihydrophenanthrene(14),2,7-dihydroxy-1,3-bi(p-hydroxybenzyl) -4-methoxy-9,10-dihydrophenanthrene(15),2,7-dihydroxy-1,6-bi(p-hydroxybenzyl) -4-methoxy-9,10-dihydrophenanthrene(16).化合物1~1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并首次使用2D-NMR对化合物1的数据进行了准确归属.  相似文献   
108.
深度紫外光刻图形精度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UV-LIGA技术是制作大高宽比微电子机械(MEMS)的方法之一,而UV-LIGA技术的关键工艺之一为深度紫外光刻.由于紫外光衍射效应影响紫外光刻的微结构图形精度.本文主要研究了衍射效应对深紫外光刻精度的影响,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理论模拟结果和实验比较吻合.因此,可以通过模拟结果得到不同厚度光刻胶的最佳曝光剂量,以便得到高质量的微结构图形.  相似文献   
109.
合成了一系列组成为TbxY1-x(BA)3phen(x=0.1~1.0)的固体配合物,并测得了各固体配合物的激发发射光谱,就配合物中金属组成与荧光强度的关系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不发光的Y^3 对Tb^3 的发光有较强的敏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0.
从实验的角度出发,对涅耳双棱镜棱脊面向单缝和背向单缝两种置放方式进行实验探究,通过对多次实验数据的分析、对比,得出只有当两次实验中的狭缝到涅耳双棱镜的距离L相同时实验结果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