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96篇 |
免费 | 13篇 |
国内免费 | 21篇 |
专业分类
丛书文集 | 47篇 |
教育与普及 | 16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3篇 |
现状及发展 | 2篇 |
综合类 | 55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16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19篇 |
2013年 | 24篇 |
2012年 | 21篇 |
2011年 | 32篇 |
2010年 | 26篇 |
2009年 | 42篇 |
2008年 | 53篇 |
2007年 | 46篇 |
2006年 | 20篇 |
2005年 | 29篇 |
2004年 | 22篇 |
2003年 | 31篇 |
2002年 | 28篇 |
2001年 | 26篇 |
2000年 | 28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15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EM菌群是新型的复合微生物制剂。利用商品名为BM制剂的EM菌种,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进行了工程尝试,并总结了工程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02.
根据作者1991~1992年对准噶尔盆地西部外围山地天然草地资源的实地考察,着重就几种有驯化栽培价值的野生禾本科牧草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其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及分布特点,并对其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3.
反硝化聚磷菌快速驯化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反硝化聚磷菌的两阶段法和三阶段法两种驯化方法做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达到相同的驯化效果时,三阶段法要比两阶段法快;在相同的驯化时间内(两阶段法35 d、三阶段法36 d),采用三阶段法驯化的反硝化聚磷菌利用硝酸盐吸磷的能力要强于两阶段法,经过分析认为,COD对反硝化聚磷的抑制作用是产生差别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4.
105.
106.
耐氧耐酸双歧杆菌的选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驯化和紫外线诱变两种方法选育双歧杆菌耐氧耐酸菌株 .结果表明 ,通过诱变的方法选育耐氧耐酸菌株效果较为理想 .与原始菌株相比 ,将诱变菌株接种于pH 4.5的液体培养基中 ,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培养 ,个体形态均由短杆状变成球状 ,生长速度加快 ,在 36h时均达到最大活菌量 ,而且衰亡速度也明显减缓 ,在 72h时仍保持较高的活菌量 . 相似文献
107.
为了寻找简便的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的菌种保存方法,比较了在不同保存条件下APP菌种的存活期,结果表明:冷冻干燥法效果最好,-70℃下APP可保存2年以上;其次为绵羊脱纤血法,超低温下APP可保存1年以上,是较理想的APP简便保存法;甘油生理盐水法、血清甘油法等保存期较短,均在6个月左右,提出实验室保存APP菌种以冻干法与绵羊脱纤法交替联合使用,可有良好的菌种保存效果。 相似文献
108.
从湖北某矿区植物根际土壤中筛选到了一株多种重金属抗性菌株CL01.根据形态学特征和16S rDNA序列比较了结果,鉴定其为Achromobacter xylosoxidans.当土壤所含铜浓度为75 mg/kg时,接种菌株CL01可以促进紫云英根延长,增加植株高度,提高紫云英的生物量.菌株CL01通过减少根际土壤可吸收的铜含量,减少了铜在紫云英根部的聚集,说明该细菌提高了植物的抗铜能力. 相似文献
109.
在急性冷驯化阶段(1h,4h,8h),中缅树膈肌线粒体状态IV呼吸与对照比较8小时组有显著的增强,心肌线粒体状态IV呼吸与对照比较在4小时和8小时有显著增强;在持续冷驯化阶段(1d,7d,14d,28d),中缅树膈肌和心肌线粒体状态IV呼吸与对照比较均有所增强,其中28天组增强十分显著。这一系列变化对于探讨中缅树膈肌与心肌在冷驯化中质子漏产热特征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0.
长庆安塞油田王窑区块已进入中高含水阶段,油藏综合含水率达到70%以上,日产油量持续下降.为寻求更有效的三次采油方法,开展了复合本源微生物驱油在低渗透油藏的应用研究.通过采油微生物菌种的筛选及性能评价、复合微生物采油现场试验,对微生物采油的影响因素和效果进行了分析.王窑区块12个注采井组现场试验年累计增油超过5 070 t,累计降水超过9000 m3,投入产出比达到1:5.9.现场试验证明,利用复合本源微生物采油能够增加低渗透油藏原油产量、提高采收率,是一种有效的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