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4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34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40篇
教育与普及   5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4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22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31.
安徽省马尾松树干内真菌种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组织分离法,对安徽省9县(市)不同健康状态马尾松树干内真菌种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健康状态马尾松树干均存在大量真菌,笔者分离到长喙壳等24类可鉴定真菌以及一些待鉴定真菌,其中长喙壳和待鉴定菌Ⅰ为木块变色真菌。对不同健康状态马尾松树干内真菌相对检出率进行比较,死亡马尾松中最高,濒死马尾松次之,健康马尾松最低。健康马尾松树干中不存在变色菌,优势真菌为木霉和镰刀菌,濒死马尾松树干优势真菌为待鉴定菌Ⅰ和长喙壳,死亡马尾松树干优势真菌为木霉和待鉴定菌Ⅰ。  相似文献   
32.
本文主要从菌根营养、菌根对苗木生长以及菌根对植物体耐胁迫的影响三个方面对林木菌根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研究结果显示,接种菌根可以提高林木养分吸收效率,促进林木的生长,提高林木的耐胁迫特性,但是也有部分研究不支持这一观点。同时,本文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3.
蛇足石杉内生真菌的分离和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内生菌常规分离法对健康的蛇足石杉植株体内的内生真菌进行了分离和筛选.结果表明:从蛇足石杉的不同部位所分离到的内生真菌的数目有所不同,茎部最多,有100株;其次叶部73株;根部最少,仅7株.经初步鉴定,这180株菌分属于13属,即交链孢属(Alternaria)、头孢霉属(Cephalosporium)、球座菌属(Guignardia)、青霉属(Penicillium)、间座壳属(Diaporthe)、木霉属(Trichoderma)、茎点霉属(Phoma)、曲霉属(Aspergillus)、镰刀菌属(Fusarium)、轮枝孢属(Verticilliun)、组丝核菌属(Phacodium)、瓶梗青霉属(Paecilomyces)、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采用抑制率法对所分离到的菌株稀释十倍的发酵液进行抗植物病原真菌实验,结果表明:部分菌株对病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油菜菌核病菌抑制率达100%的有37株,对苹果炭疽病菌抑制率达100%的有27株.  相似文献   
34.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将50%退菌特、80%杜邦万生、72%杜邦克露3种药剂用于20 a生红松人工林内蜜环菌根朽病防治试验.发病状况分为5个等级,对防治效果进行方差分析和统计假设差异性检验.结果表明:3种药剂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而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防治的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投入产出比达到1∶167.  相似文献   
35.
2010 -2011年从福建省蝴蝶兰腐烂根部及周围介质中分离鉴定出8个属12种真菌,分别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茄病镰孢Fusarium solani、尖孢镰孢F.oxysporum、禾谷镰孢F.graminearum、康氏木霉Trichderma koningii:、长枝木霉T.longibrachiatum、哈茨木霉T.harzianum、盘多毛孢Pestalotia sp.、多主枝孢霉Cladosporium,herbarum、常现青霉Penicillium frequentans、拟青霉Penicilomyces sp.和匍枝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立枯丝核菌、茄病镰孢和尖孢镰孢为优势菌,分别占分离物总株数的26.19%、15.71%和10.95%.伤口接种实验表明,3种优势真菌均能侵染蝴蝶兰根系引起腐烂.  相似文献   
36.
Rab家族蛋白是小G蛋白Ras超家族最大的亚家族,不同Rab家族蛋白定位在特定的细胞内膜上.研究结果表明,作为真核生物细胞中各细胞器之间囊泡运输的分子开关,Rab蛋白通过其上游的调节子蛋白和下游的效应子蛋白调控着细胞内囊泡的形成和运输,调节生物体内各种蛋白在细胞内外的运输和分配,在真菌的生长发育和致病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37.
研究了三种丛枝菌根(AM)真菌Glomus Aggregatum(G.a)、G.etunicatum(G.e)和G.intraradices(G.i)对百喜草(Paspalum notatum)生长、矿质元素含量及干旱胁迫下几种生理指标的影响.3种AM真菌处理显著提高了主根长和地上部干重,菌根依赖性依次为G.a>G.i>G.e.G.a和G.e接种株根部P、K、Mg、Cu含量,G.i接种株根部P、Mg、Ca含量及G.e接种株根部Ca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G.a接种株地上部P、K、Mg、Ca和Zn含量与对照无显著性差异,而G.e和G.i处理的地上部P、K、Mg、Ca和Cu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干旱胁迫4d时,G.a和G.e处理的地上部POD活性、G.a处理的地上部脯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干旱胁迫8 d时,各接种株的SOD和POD活性与对照并无显著性差异,而接种AM真菌显著提高了地上部脯氨酸含量,G.e和G.i处理的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三种AM真菌以G.a接种处理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百喜草的生长及抗旱性,而G.e和G.i的效果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38.
马尾松根部蛋白双向电泳分离体系的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在蛋白质水平探讨外生菌根提高马尾松抗旱能力的机制,笔者通过对菌根化和非菌根化马尾松植株根部蛋白提取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染色条件进行研究,建立了一套较为适合马尾松根部蛋白双向电泳分离的试验体系。结果表明:在每IPG胶条300 μg上样量条件下,采用酚抽法辅以适度超声波破碎进行马尾松根部蛋白提取、敏化和银染后水洗时间均为5 min×3次的快速银染程序进行染色,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马尾松根部蛋白双向电泳图谱,该方法可为其他松属树种的蛋白质组学等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9.
6种外生菌根真菌对895杨矿质营养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红绒盖牛肝菌、劣味乳菇、紫金蜡蘑、美味牛肝菌和2株彩色豆马勃(分别编号Pti、Pt2)接种895杨扦插苗,发现菌根真菌对895杨的矿质营养吸收有显著的影响.6种菌根真菌处理的895杨树体内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提高了杨树根系活力,其中红绒盖牛肝菌、劣味乳菇、美味牛肝菌和Pt2处理的895杨体内硝酸还原酶含量、硝态氮含量以及氮、磷的吸收均显著高于对照;接种红绒盖牛肝菌、劣味乳菇、美味牛肝菌的895杨根系活力提高较为显著,其中接种美味牛肝菌的895杨,根系活力最强.接种紫金蜡蘑、Pt1处理的杨树对于磷的吸收显著高于对照;各处理下钾元素含量差异不显著;接种菌根真菌后895杨体内微量矿质元素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铜、铁、锰、锌元素增加量最高,可见优良的外生菌根真菌可以提高宿主对矿质元素吸收的能力.  相似文献   
40.
医学真菌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医学真菌学是研究病原真菌和条件致病菌对人类致病的机制、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一门重要学科.现在已知的能引起人类疾病的真菌约有300余种,其引起疾病的表现多种多样.真菌病尤其是深部真菌感染病例数日益增多.真菌病已成为影响人类生活质量、威胁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重要病原真菌基因组测序的基本完成.对其毒性因子的研究深入而广泛.过去几年真菌感染的诊断获得了明显的进步,其中一些新方法可用于感染的早期检测.然而,就敏感性和特异性来讲也出现一些不理想的结果.需要强调的是,传统的真菌镜检、培养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方法仍是常规临床实验室里最可靠的方法.真菌耐药的报道日益增多,目前的研究一方面进一步探讨抗真菌药物产生耐药的机制、传播方式、耐药性与临床治疗的关系,以及建立标准化抗真菌药物敏感试验,从而控制耐药性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加快开发新的抗真菌药物以对付日益增多的耐药真菌.中药副作用小,来源广,价格低廉,较少出现耐药等,使研究开发抗真菌中药具备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