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19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145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凤丹(Paeonia ostii)含有重要药用价值的次生代谢产物丹皮酚.丛枝菌根真菌(AM真菌)与凤丹存在密切的共生关系,菌根真菌能够直接或间接影响植物次级代谢过程.采用HPLC法测定凤丹中丹皮酚的含量、碱解离-酸性品红染色法测定侵染率、曲利苯兰染色法测定菌丝量、湿筛沉淀法测定孢子密度.结果发现,凤丹根际丛枝菌根侵染率、孢子密度和菌丝量与丹皮酚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本文通过AM真菌的孢子密度、菌丝量、侵染率与凤丹丹皮酚含量的相关性分析,表明AM真菌是凤丹中丹皮酚含量的促进因素,凤丹体内AM真菌侵染越强,根际土壤中AM孢子产生越多,土壤菌丝量越高,则丹皮酚含量积累越高.研究AM真菌对丹皮酚次级代谢物生成的影响,对进一步研究AM真菌对丹皮酚在药用价值方面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2.
袁艺 《河南科技》2005,(12):21-21
平菇软腐病 主要表现为平菇的白色菌丝在畦床表面呈蛛网状生长.并迅速蔓延.覆盖床面.包围子实体。子实体基部被菌丝包围后即感病,病菌沿其菌柄向上蔓延,最后表现为子实体停止生长.且色泽发暗.迅速变软,发黄.变褐,继而腐烂。防治方法:①严格处理菇棚。  相似文献   
73.
杀菌剂对巴西蘑菇菌丝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多菌灵、可杀得、扑海因、百菌清、仙生5种杀菌剂对巴西蘑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类杀菌剂及同一种类杀菌剂不同使用浓度对巴西蘑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可杀得在0.359g/L时对巴西蘑菇菌丝的抑制作用量小,抑制率仅为2.93%,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可望在巴西蘑菇栽培中使用。  相似文献   
74.
人工培养长根菇的营养条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报道了人工培养长根菇时,该菌对营养物质的利用情况。菌丝生长阶段,该菌对碳源和氮源营养利用广泛,但不能利用半乳糖和乳糖以及丙氨酸、甘氨酸和尿素。最适合的栽培料是油茶树木屑和杂木屑。  相似文献   
75.
探讨不同温度对红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筛选出红菇菌丝生长和保存的最适温度.实验设置了两个不同阶段下,不同温度对红菇菌丝的影响,第一阶段时间为两个星期,主要研究红菇菌丝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情况,确定菌丝生长和保存的最适温度;第二阶段时间为一个星期,主要研究不同生长状况的红菇菌丝在相同的温度下的生长情况,验证菌丝生长和保存的最适温度.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3℃-25℃;菌丝保存最适温度为4℃-10℃;温度过高会使菌丝体内的酶变性失活,温度过低则使菌丝体内酶的活性受到抑制从而影响菌丝的正常生长.此实验为培养红菇菌丝的正常生长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6.
图书推介     
《科技导报(北京)》2009,27(17):125-125
丛枝菌根培养新技术及其对土地复垦生态效应毕银丽著,地质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定价:22.00元本书阐述了丛枝菌根双重培养建立、菌根分泌物的收集与测定、无杂菌菌丝际建立、孢子密度总量快速测定、丛枝菌根快速扩繁与基质选择等方法,论述了丛枝  相似文献   
77.
丛枝菌根真菌(AMF)能与自然环境中的多数陆生植物互利共生。间套作种植作为增加农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能显著提高植物对农田环境中多种资源的利用率。在间套作体系中,AMF通过对农作物和土壤环境的影响,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经济产量并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本文从AMF对宿主植物根系特征的影响、AMF对宿主植物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功能的影响、AMF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方面的作用、菌根植物间共生菌丝网络的养分资源传递分配等方面,阐述AMF对间套作体系中植物-土壤-微生物相互作用的影响及其机制,为AMF在农业方面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8.
食用菌通过分泌的菌丝胞外酶来分解菌材,从而获得营养.综述了胞外酶的主要分类和关键酶的基本作用,以及菌材的分类和营养成分,并研究了胞外酶和菌材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系统介绍了主要的胞外酶系统,包括纤维素酶系、半纤维素酶系、木质素降解酶系、淀粉酶系、果胶酶系和蛋白酶系,并对关键酶进行了分析.基于胞外酶传统生理生化研究,现代组学技术已被应用于胞外酶分解菌材的多个环节,关键基因的表达调控也逐渐得到了明确.食用菌培养料配方逐渐多样化,有利于提升食用菌菌种和培养料之间的协调利用效果.对培养料配方的优化和胞外酶人工生产调控提出了展望,以期促进食用菌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9.
在不同的培养条件(如接种量、初始pH、温度、转速、不同碳氮源等)下,对土曲霉M11菌丝球的形态与产酶量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可以观察到有3种基本的菌丝球形态:丝状体、团块和球形,并且大小与致密度有明显差异.结果表明,即使在不同培养条件下,大小一致、致密的球形菌丝球(直径1~2mm)都具有最高的产酶量,菌丝球的形态与真菌产酶量密切相关.因此,在工业发酵产酶过程中,对菌丝球形态的检测,可以作为一种关键的指标来检测发酵的效果.  相似文献   
80.
考察不同培养时间、pH值、温度、转速、碳源、氮源等条件对黑曲霉AN-1(Aspergillus niger)菌丝球降解甲基橙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时间为24 h、pH值为5.0、温度为30℃、转速为150 r/min、以葡萄糖为碳源、以硫酸铵为氮源等最佳条件下,AN-1的降解率接近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