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7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75篇
系统科学   17篇
丛书文集   71篇
教育与普及   87篇
理论与方法论   30篇
现状及发展   12篇
综合类   205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95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61.
采用法瑞学派植被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在确定群落最小面积的基础上设置典型样地研究了石人山自然保护区油松 锐齿栎混交林、油松 短柄枹混交林等针阔叶混交林的生境特征和群落的基本生态学特征,为自然保护区管理和植物群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2.
青藏高原若尔盖盆地草地沙化成因分析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野外调查与遥感解译,结合前人研究资料,论述了若尔盖盆地沙化草地分布特征,探讨了草地沙化日趋严重的原因,提出了对青藏高原生态研究、长江、黄河上游沙漠化的防治均具有重要意义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63.
对金沙江干热河谷上游鹤庆段退耕地人工恢复植被(川楝 Melia toosendan)初期的(1~4a)生物量以及林下草本层物种多样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川楝对干热河谷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早期生长良好、郁闭度高、积累的生物量大.但不同坡向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南坡上的单株以及各器官的生物量干重均较北坡高;南、北坡上川楝的单株、干、枝、根生物量分别为(25.246±0.586)kg、(14.986±0.203)kg、(4.634±0.212)kg、(5.626±0.223)kg和(16.580±0.206)kg、(8.544±0.087)kg、(2.895±0.067)kg、(5.141±0.074)kg.在单株及各器官含水率方面,南、北坡上川楝人工林除了根部有极显著差异(p<0.01),其他部分差异均不显著.林下物种多样性的比较研究表明,川楝林的种植改善了退耕地中植被的生长环境,林下植被多样性及丰富度均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4.
不同轮割制度对内蒙古大针茅草原群落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野外试验设计结合室内分析,探讨了以大针茅(Stipa grandis)为建群种的锡林郭勒典型草原区不同轮割制度对割草场产量、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及营养状态的影响.一年割2次的利用方式在短期内生物量收获较大,但这种状态较难持续;完全围封不利用也不利于草场恢复;一年割1次的适度刈割制度在当地较为合理,但是连年刈割会导致草场营养贫瘠,植物补偿现象减弱.越高频刈割对大针茅和羊草(Leymus chinensis)种群的影响越严重,产量明显减少,重要值下降,而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种群则相反;随刈割频度的增高根茎禾草在群落中的相对生物量上升,丛生禾草下降,二者明显互补.刈割对土壤和植物的N素质量分数影响最明显,连续刈割3年的土壤有效N质量分数较对照区降低18.62%,且达到显著水平,有效p,K质量分数也分别下降8.79%和1.93%.  相似文献   
165.
在已对四面山的主要森林群落进行群落生态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土壤剖面调查,分析总结出了四面山森林群落演替对其土壤特性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了相应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6.
Pb污染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Pb(NO3)2对土壤动物进行了污染模拟实验,共获得土壤动物1289个,隶属3门7纲.结果显示,Pb污染浓度直接影响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变化.在获得的1289个土壤动物中,优势类群为弹尾目、前气门亚目和甲螨亚目,3个优势类群占土壤动物全捕量的78.2%,对动物群落结构起决定作用.随着Pb污染浓度的增加,土壤动物的类群数、个体数和多样性指数都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从实验结果看,蜱螨目和弹尾目是反映土壤Pb污染程度的敏感指示类群.  相似文献   
167.
16S rDNA-RFLP方法分析抑菌土中的细菌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了从云南省16个县烟草主栽区的土壤样品129份.通过测定土壤抑制线虫生防菌Pochonia chlamydosporia孢子萌发率的大小将土样聚为抑菌率极显著差异的5个类群(P >0.01).为研究抑菌土中的细菌种群,构建了强抑菌土样的细菌16S rRNA基因文库;利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对随机克隆进行筛选;测定代表克隆的16S rDNA序列;对强抑菌土中的细菌种群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并表明Proteobacteria和Acidobacteria的细菌是强抑菌土中的主要细菌类群.  相似文献   
168.
High mountains may serve as a condenser for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In the present study, soil and grass samples from Mt. Qomolangma region, China were collected from 4600 to 5620 m a.s.I and were analyzed for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to determine if they are concentrated at colder, more elevated sites and to evaluate their possible resources and fractionation. The total PAHs concentration in soil samples was 〈 600 ng g^-1, the critical value to differentiate PAHs levels in remote and urban regions. This implied the PAHs levels at Mt. Qomolangma are relatively low and what one might expect in such a remote region of the world. These low values may represent a soil background for mid-latitude Northern Hemisphere soils away from the direct influence of an anthropogenic source. As for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the low molecular weight PAHs were prone to accumulate at higher altitude, while the high molecular weight PAHs inversely related or unrelated with elevation. Based on high concentration of phenanthrene at elevated sample site and the ratios of individual PAHs, we deduced that home-heating combustion and vehicle emission may result in the constitution trait of PAHs in this mountain region. Monsoon traveling over India, Pakistan and other countries with dense population may carry contaminant to Mt. Qomolangma region.  相似文献   
169.
封山育林是加快太行山绿化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封山育林的概念和封山育林的优势,阐述了封山育林的对象、条件、类型、方式和封山育林的年限,提出了加快太行山封山育林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0.
采用“非浸没培养皿法”培养,对新疆石河子市蘑菇湖混合污水污染土壤及对照土壤中原生动物的群落进行了比较.共记录了43种土壤原生动物,6种共有种,污染土壤中原生动物相对数量少.群落相似性分析表明,污染土壤与对照土壤中原生动物群落结构极不相似,混合污水污染导致土壤原生动物群落结构发生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