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4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64篇
系统科学   14篇
丛书文集   131篇
教育与普及   3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4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270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99篇
  2010年   225篇
  2009年   231篇
  2008年   261篇
  2007年   227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16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0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57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栾晓瑜 《科技信息》2007,(25):174-174,199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动宾式动词 宾语"结构。文章阐述了研究原因和价值,限定了研究范围和方法,用"词化理论"分析了动宾式复合词,并分析了动宾式离合词的四种情况,提出了研究结论和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2.
汉译英是语言实践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能反映出译者驾驭运用英语的能力;较之英译汉,它需要更多地了解英语的语言特点,也需要运用更多的翻译技巧。本文以中医推拿按摩职业中汉译英为例谈谈用词、句式等技巧方面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词的历史发展过程是词与诗的分离与合流的过程,是艳俗与雅正相互交融的过程。词独立成熟之后向主流文化悄然回归,在北宋初表现为词与诗开始由分离而初步融合,词由伶工之词向士大夫词转移。张先较全面地将士大夫的日常生活,如把“言志”等传统题材及诗文的写法纳入词中,成为北宋初词转型期中较为典型的代表,也体现出词作为一种文体所具有的包容性。  相似文献   
14.
语言作为一种交流的媒介,是人们表达思想、交换信息的主要手段.但是文化差异无处不在,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层面.颜色词语在英语和汉语中存在不同的文化内涵和使用差异,这反映了英汉民族不同的文化特点,历史背景、风俗习惯以及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5.
DC主题元素描述方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DC的主题元素描述方式进行研究,将传统的图书馆信息揭示理论与网络信息资源有机结合起来,采用受控主题词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组织,从而提高网络信息资源的检全率与检准率。  相似文献   
16.
郑帅 《科技信息》2007,(32):148
谚语是各国人民在劳动和生活中不断积累起来的,是语言的精华,文化的沉淀。本文拟从谚语的内容、取材、历史渊源、阶级、宗教等方面,对英汉言语的民族特色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17.
英语动宾结构单句语篇中照应指代对象呈确定性,同时,在很多情况下照应词的指代对象也是非确定性。而照应词的指代对象性呈确定性或呈非确定性是有规律可循的。  相似文献   
18.
黑格尔在《美学》第二卷《寓言》章节中,曾使用“滑稽”,“戏谑”,“玩笑”等语词评论《伊索寓言》事实上他已触及了寓言文学的一个重要美学特征,即喜剧性,这一特征并非《伊索寓言》独有,我国先秦寓言体现得更鲜明突出,先秦寓言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人物,情节和语言已形成浓厚的喜剧色彩;幽默,滑稽和讽刺构成了先秦寓言最主要的喜剧形态,本文拟从艺术手法角度,对先秦寓言喜剧性产生的诸多因素进行粗略地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试图从本视角鸟瞰意境研究领域中诗歌意境向度上的研究盲区,认为意境具有语义模糊、语象有机统一和未定点多三个基本特征,并兼论意境范略理论渊源于先秦儒道两家对本语义层和语象层的基始认识。  相似文献   
20.
跨文化交际:文化理解的桥梁--文化空缺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空缺词是由于不同民族对文化理解的差异而反映在语言上的一种符号或语义空缺现象。它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色彩,与使用该语言人民的历史文化、风俗民情密切相关;文化空缺词又是了解一个民族文化最有效的途径,它留给不同语言民族的人们更多的想象空间和发挥空间,为跨文化交流提供了一扇窗口。人们通过对其内涵的发掘、研究和阐述,可以增进不同民族的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从而使跨文化言语交际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