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22篇 |
免费 | 23篇 |
国内免费 | 23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40篇 |
教育与普及 | 24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3篇 |
现状及发展 | 2篇 |
综合类 | 69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18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22篇 |
2014年 | 22篇 |
2013年 | 27篇 |
2012年 | 24篇 |
2011年 | 35篇 |
2010年 | 34篇 |
2009年 | 34篇 |
2008年 | 37篇 |
2007年 | 43篇 |
2006年 | 32篇 |
2005年 | 29篇 |
2004年 | 33篇 |
2003年 | 47篇 |
2002年 | 34篇 |
2001年 | 37篇 |
2000年 | 33篇 |
1999年 | 22篇 |
1998年 | 15篇 |
1997年 | 20篇 |
1996年 | 18篇 |
1995年 | 21篇 |
1994年 | 22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2篇 |
1957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41.
42.
利用苯胺不完全降解时中间代谢产物, 如邻苯二酚等的显色反应, 建立了简便快速的苯胺代谢途径相关基因的功能筛选方法. 从苯胺降解菌株AD9的基因组文库中筛选得到3个阳性重组子pDA1, pDB2和pDB11. AD和C23O酶活测定结果表明, pDA1和pDB11分别含有功能完整的苯胺双加氧酶或邻苯二酚双加氧酶编码基因. 经核苷酸序列分析和拼接获得一个大小为24.7 kb, 含25个可读框的苯胺代谢基因簇, 其中含有17个基因与苯胺代谢有关, 包括调控基因tadR, 苯胺双加氧酶基因簇tadQTA1A2B, 邻苯二酚间位裂解途径酶系基因簇tadD1C1D2C2EFGIJKL. 苯胺代谢基因簇两侧含有转座酶和IS1071序列. 相似文献
43.
44.
4-溴-N,N-二(4-叔丁基苯基)-苯胺的合成及其光谱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对溴苯胺和对叔丁基苯甲酸为原料,经Hofmann降解、Sandmeyer和Ullmann反应等反应,合成得到了一种具有空穴传输性能的环金属配合物电致磷光中间:4-溴-N,N-二(4-叔丁基苯基)-苯胺,反应产率为43.5%,产物结构经核磁氢谱、质谱得到了表征.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表明:该化合物具有强烈的紫外-可见吸收和荧光发射性能,其氯仿溶液的最大紫外吸收波长为306 nm,最大荧光发射波长是543 nm.但薄膜的最大荧光发射波长蓝移至458 nm. 相似文献
45.
46.
硝基苯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测定水中硝基苯胺类化合物,进而开发酶联免疫分析法(EL ISA)快速检测方法,制备了抗硝基苯胺单克隆抗体。以合成的硝基苯胺完全抗原,作为免疫原免疫B a lb/c小鼠,采用B细胞杂交瘤技术,经免疫、融合、筛选和克隆等,得到了抗硝基苯胺单克隆抗体。该抗体亚类为IgG1,制备的单克隆抗体腹水效果评价达10-7,与其他硝基苯胺结构类似物无交叉反应。实验结果表明,用本间接竞争EL ISA方法可以精确地检测不同水样中硝基苯胺残留。 相似文献
47.
以生产香兰素主要副产物──对二甲氨基苯胺为原料,通过缩合、环化等方法,以大于70%总收率合成标题化合物.并用元素分析、色谱-质谱联用、红外光谱及1HNMR谱等观测手段,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48.
根据热动力学的基本理论方法,研究了苯胺-盐酸反应体系,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方法的正确性.在为苯胺聚合反应的动力学参数测定提供了一种新的实验手段的同时,也为苯胺聚合反应的速率控制、机理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9.
合成了3,4,5-三羟基苯甲酸苯胺晶体,用X-射线单晶衍射试验方法测定了3,4,5-三羟基苯甲酸苯胺加合物的晶体结构,晶体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系数a=6.365(3),b=8.327(4),c=12.237(5),α=105.850(6),β=92.248(6),γ=100.495(6),v=610.7(4)nm3,z=2,Dr=1.431Mg/cm3,F(000)=276,μ(Mo Kα)=0.111mm-1,结构由直接法解出,最终偏离因子为R1=0.0714,R2=0.0521,wR1=0.1332,wR2=0.1215,加合物通过分子间氢键形成层状结构.并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进行了表征.加合物中两个分子之间靠弱的π-π作用形成超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50.
手性三唑类化合物的QSR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长君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7):18-21
基于手性碳原子上取代基的次序规则定义了新型手性指数(Xj),将其引入电距矢量(Mf)建立手性电距矢量(c Mf).手性电距矢量与26种手性三唑类化合物在2种纤维素类手性固定相(Chiralcel OD和ChiralcelOJ)上的3类高效液相色谱(HPLC)容量因子(ND,RD,RJ)具有良好的相关性.通过最佳变量子集回归方法,建立了它们二元或三元的QSRR模型.ND,RD和RJ的复相关系数(R2)依次为0.868,0.992和0.925,相应逐一剔除法交叉验证系数(Q2)依次为0.789,0.982和0.863,表明这些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与稳健性.模型显示分子中-CH3,-CH2-,CH-,-NH-和-O-等基团间的相互作用是影响手性三唑类化合物容量因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