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35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167篇
系统科学   39篇
丛书文集   178篇
教育与普及   234篇
理论与方法论   34篇
现状及发展   18篇
综合类   413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200篇
  2013年   166篇
  2012年   213篇
  2011年   220篇
  2010年   219篇
  2009年   244篇
  2008年   277篇
  2007年   268篇
  2006年   258篇
  2005年   230篇
  2004年   170篇
  2003年   193篇
  2002年   148篇
  2001年   153篇
  2000年   173篇
  1999年   151篇
  1998年   110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93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91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研究了Hg(Ⅱ)在泉州湾滩涂沉积物上的吸附行为,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其吸附机理.主要讨论了pH和温度对吸附作用的影响,并绘制了吸附等温线.实验结果表明,常温下Hg(Ⅱ)在泉州湾滩涂沉积物上的吸附平衡时间约需3h,吸附作用随pH的升高而增强,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其吸附行为既符合Freundlich型吸附等温式,又符合Langumuir型吸附等温式,说明其吸附机理非常复杂.  相似文献   
102.
光电催化协同降解曙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了光催化法、电解氧化法和光电催化法对模型污染物———曙红的降解效果,对光电催化法降解曙红进行了重点研究,考查了pH、电流密度和曙红浓度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并对在不同pH下光电催化降解曙红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光电催化法对曙红的降解率高于电解氧化法和光催化法,电解和光催化之间存在着协同效应;光电催化法对曙红的降解率随pH的升高而下降;在较低的电流密度范围内(低于10.0 mA/cm2)增大电流密度可明显增强曙红降解效果,而过大的电流密度则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曙红降解率随曙红初始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而降解浓度则随曙红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反应的初始阶段曙红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溶液在pH为4.0、7.0、11.0时,速率常数分别为k=8.335×10-2m in-1、1.69×10-2m in-1、1.0×10-2m in-1.  相似文献   
103.
μC/OS-Ⅱ在实时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实时操作系统引入嵌入式系统,可以提高嵌入式应用系统的可靠性和系统开发效率.分析了抢占式实时多任务内核μC/OS-Ⅱ应用在实时监控系统中所要解决的问题,并结合Microchip PIC18F452 MCU提出了具体的实现方法.经运用于工程项目的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4.
建立了混凝土等准脆性材料的Ⅰ-Ⅱ复合型裂缝在单向拉伸荷载作用下断裂角的修正剪滞模型,得到了与试验相吻合且优于传统S判据的断裂角.合理简化了复合型裂缝试样的力学边界条件,得到了裂缝体各剪滞子层位移分布函数的解析表达式.引用一种所谓的最大应力集中因子的概念,对Ⅰ-Ⅱ复合型裂缝前缘应力场进行了简化描述,得到了复合裂缝断裂角的解析解.根据斜裂缝体的应力分布概况,设置不同的子层分区,得到了更为细化的子层位移分布模式.通过对计算数据的分析,提出了合理的按应力场分区设置子层的剪滞分析模型,从而得到了更为精确的斜裂缝断裂角.新方法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除个别外的相对误差小于4%,均小于S判据,显示算法的卓越性.  相似文献   
105.
苏丹红Ⅲ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苏丹红Ⅲ为印迹分子,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制备了对苏丹红Ⅲ有较好选择性的印迹聚合物。利用静态平衡结合法和Scatchard分析法研究了此印迹聚合物的结合能力和选择性。结果表明,以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的印迹聚合物中形成了两类不同的结合位点,离解常数分别为8.44×10-4mol/L和8.12×10-3mol/L;对比苏丹红Ⅰ和苏丹红IV的结合特性,该印迹聚合物呈现出较好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06.
通过野外调查、室内病菌的分离和室内外接种及田间化学药剂的防治试验,研究杨树红心病形成原因。结果表明,杨树红心病的产生是以杨树生理现象为主导,多种细菌、真菌共同作用引起的结果。只要杨树枝干上存在损伤,即可引起心材变色,在伤口上接种相关真菌、细菌则可使变色加重。此外,化学杀菌剂林间防治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7.
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两个新的三元配合物[Ni(phendio)(TPA)](CIO_4)_2(1)和[Cu(phendio)(TPA)] (CIO_4)_2(2)(phendio=1,10-菲咯啉-5,6-二酮,TPA=三(2-吡啶甲基)胺)在pH 2~9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在-0.3~0.4 V(vs.SCE)电位扫描范围内这两个配合物都表现出与pH值相关的氧化还原活性,pH<4时,是2e~-/3H~ 过程,pH>4时为2e~-/2H~ 过程.  相似文献   
108.
深入研究了Turbo码编译码理论,结合IMT-2000中W-CDMA标准进行编码器IP核设计,实现了两个分量编码器同时归零;对数据采用流水处理,并在内部加入了并串转换,使其方便地应用于编码器验证平台的SOPC系统中;采用Quartus Ⅱ开发工具在APEX20KE系列FPGA芯片上实现了具有高速性、可变码率的编码器,器件综合后最高频率达120MHz,可以用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相似文献   
109.
利用螯合配体4,7-二苯基-1,10-邻菲罗啉与反丁烯二酸钠及铜盐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超分子配合物[Cu(fum)(dpphen)2].CH3OH.H2O(fum=反丁烯二酸根,dpphen=4,7-二苯基-1,10-邻菲罗啉).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配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C2/c;晶胞参数:a=4.163 8(4)nm,b=1.323 9(1)nm,c=1.936 0(1)nm,β=117.23(9)°;Z=8;最终偏离因子R=0.032 7.配合物中每个Cu(Ⅱ)离子与来自两个dpphen的4个N和一个fum的2个O配位,形成畸变的八面体结构单元.相邻单核单元通过C—H…O氢键作用形成一维超分子梯状链,毗邻的超分子链通过dpphen上苯环间的π-π堆积作用形成二维层状结构.  相似文献   
110.
本研究通过RT-PCR技术从人胎盘组织中扩增出长为841bp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cDNA,PCR产物经凝胶回收纯化后,克隆在PGEM-T载体的T位点.测序结果和序列分析表明,本人已成功地扩增、克隆了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基因cDNA序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