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8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06篇
系统科学   59篇
丛书文集   86篇
教育与普及   6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6篇
现状及发展   8篇
综合类   193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81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54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利用纳米固体超强酸SO4^2-/ZnO-MoO3催化合成乙酸异戊酯的最佳反应条件,即反应时间1.8h,催化剂用量为酸质量的0.8%,酸醇比为1:1.2,验证实验产率为96.7%,且该实验反应时间短,无腐蚀无污染,催化剂可回收可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82.
单音节词复音化是汉语词汇发展的重要规律之一。在赵岐《孟子章句》中存在有69个同素异序词,这是汉语词汇双音化的一种表现,其中有的被历史淘汰了,有的保存下来了,研究它们有助于认识汉语词汇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83.
讨论了内异环的结构及内异环的基本特性.  相似文献   
84.
进行了由氯化苄与甲苯合成苄基甲苯的工艺研究,筛选了精制方法.合成和精制后的油品,检测了理化电性能,作成模型电容器进行各种试验,表明该绝缘油具有优异的性能.  相似文献   
85.
在氨-氯化铵水溶液中,以氯化钴(Ⅱ),HBG(邻羟基苄基氮乙酸)为原料,经配位取代、氧化反应得到了Co(Ⅲ)的配合物,即氯化二[二邻羟基苄基氨乙酸合钴(Ⅲ)酸]·六氨合钴(Ⅲ)·七水盐,其分子式为[Co(NH_3)_6]·[Co(OC_6H_4CH_2NHCH_2COO)_2]_2,·Cl·7H_2O。进行了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磁性、热谱测定,红外及紫外可见光谱的表征。培养得到了单晶,并用X射线分析测定它的晶体结构,其中配位阴离子CoL_2~-的配位环境是一个微变形的八面体。  相似文献   
86.
本文介绍了用分级洗脱柱色谱分离技术分离7-乙酰氧甲基异长叶环烯和7-乙酰氧甲基异长叶烯的方法,并用IR、'HNMR、MS等手段对两个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87.
近年来甲基异柳磷大量用于防治稻瘿蚊,各地报道施用甲基异柳磷会引起稻飞虱大量发生.为了探讨甲基异柳磷诱发褐稻虱再增猖獗的原因,本文就甲基异柳磷对褐稻虱及其天敌的杀伤力进行了初步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甲基异柳磷2000倍液对褐稻虱的防治效果平均只有50%,4000倍以上防治效果都在35%以下.甲基异柳磷2000倍,4000倍液对褐稻虱天敌杀伤力达100%,6000倍液达90%以上.甲基异柳磷对褐稻虱及其天敌的杀伤力差异很大,是值得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88.
以较为简便的方法制备了几种离子交换树脂-Pd催化剂,并将此类双功能催化剂用于丙酮和氢气一步法合成甲基异丁基酮(MIBK).实验发现,催化剂的吸氢越大,反应选择性越好;而其交换容量过高则降低了选择性,升高温度有利于提高反应活性和选择性,但有一适宜值增大丙酮空速(LHSV)降低了反应活性和选择性,压力对反应影响不大.在各种树脂-Pd催化剂中Pd-干氢树脂(Pd-DH)的性能最好.在较佳的反应条件:温度130℃,压力2MPa,LHSV5h-1,氢酮比0.4下,用pd—DH催化合成MIBK,丙酮转化率为48%,MIBK选择性可达98%.  相似文献   
89.
90.
本文提出构成物质世界各种物体形态(或形体)多是由同类、相近类(或类群)物质相聚,使其异类物质相分离而形成的观点,并认为由于“同类相聚、异类相分”且在聚集中建立的结构不断发育,而正是这种结构的不断发育又使其物体形态具有相对稳定性.可见,物体形态的稳定性是结构发育的外部表征,受结构发育支配,而结构发育才是形成物体形态的根本动因之一。与此同时,文中还就类聚与异分的机制作了粗浅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