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3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313篇
系统科学   142篇
丛书文集   144篇
教育与普及   14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1篇
现状及发展   17篇
综合类   362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95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171篇
  2012年   181篇
  2011年   190篇
  2010年   184篇
  2009年   203篇
  2008年   261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173篇
  2005年   175篇
  2004年   176篇
  2003年   164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142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115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为提高黄铜矿的微生物浸出效果,研究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对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氧化Fe2+和S0的活性以及浸出黄铜矿的影响,并采用XRD对浸出后的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Triton X-100对氧化亚铁硫杆菌氧化Fe2+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对氧化S0则显现出促进作用;Triton X-100可显著改善黄铜矿的微生物浸出效果,当其质量浓度为30 mg·L-1时,黄铜矿中铜的浸出率提高了52.15%.Triton X-100的加入提高了氧化亚铁硫杆菌对黄铜矿浸出过程中间产物硫的生物利用性和消解作用,从而提高了浸出体系中细菌浓度和Fe3+浓度,进而促进了黄铜矿的溶解.  相似文献   
942.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快速路投资优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投资影响交通网络容量出发,提出一种新的以元胞传输模型CTM(cell transit model)理论为基础的快速路投资优化方法.首先,对元胞传输模型进行改进以实现局部匝道控制;其次,利用粒子群智能优化方法,构造了元胞通行能力优化问题的粒子群表达方法;并定义了总行车里程(TDT)和系统总延误(TD)作为衡量快速路系统的性能指标.计算结果显示投资前TDT为12 004 874m,TD为3 582 405.1s,投资后TDT为13 128 283m,TD为3 537 468.7s,总行车里程投资后较投资前增加了1 123 409m,总延误投资后较投资前减少了44 936.4s.结果分析表明,新优化方法使总行车里程显著增长,使系统总延误显著降低,提高了整个路网性能.该投资优化方法可以较好地解决快速路投资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943.
根据功能需求的变化,设计了一种变胞装载机械手。介绍了机械手的组成情况及工作原理,应用设计软件建立三维实体模型,进行虚拟装配及运动仿真验证机械手的运动规律,并制作出机械手的简单模型样机。该机械手在工作过程中,能够通过构件的"合并/分开"改变活动构件数量,从而改变拓扑结构,进行自我重组和重构,能满足不同场合、不同工作阶段的任务需求。设计成果既可用于实践教学,又可用于理论研究,对变胞机构的实际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44.
为弄清水深的变化对苦草冬芽形成的影响情况,在苦草的生长季节和繁殖体形成季节变化水位,设计实验研究苦草如何以无性繁殖的方式应对水位胁迫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刺苦草生长期内,冬芽母体大小和水位变化都显著影响冬芽的形成.在生长期内刺苦草形成的冬芽数量少,水位越低,形成的冬芽数量越少且更小,形成的冬芽平均数量为12~28个;在刺苦草繁殖期内,水位胁迫会加速刺苦草营养的转化,形成更多的冬芽,显著高于在生长期水位波动时的冬芽数,且不受冬芽母体大小的影响,此阶段形成的冬芽平均数量为45~83个.这些结论说明在植物生长季节维持相对稳定的水位生境有利于植物种群的延续,繁殖期水位的波动有利于水生植物无性繁殖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945.
细菌胞外多糖复合应用的免疫增强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取4种细胞外多糖,研究其协同抗肿瘤作用。结果发现,4种多糖复合组的瘤重均明显低于各种多糖单独组,各种多糖间的免疫增强和抗瘤作用可以相互促进。这些结果说明,不仅要筛效果好的多糖物质,还要筛选最佳多糖配伍方案。  相似文献   
946.
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rimycin,DNJ)是一种哌啶生物碱,是α-葡萄糖苷酶的强抑制剂,具有降低餐后血糖、抗肿瘤转移和抗病毒等作用.目前工业生产的DNJ主要是从桑叶中提取的,价格昂贵.为了获得DNJ的稳定高产菌株,本文通过对产DNJ枯草芽孢杆菌黑色变种(Bacillus subtilis var.niger)分别采用紫外线诱变、亚硝基胍诱变和60 Coγ射线诱变方法,得到发酵培养液DNJ表达量达20.7mg/L的菌株,其表达量较初始菌株产量提高了27.7%,并对细菌的DNJ合成代谢相关基因进行了克隆和测序,菌株命名为B-231.  相似文献   
947.
《科学通报》2012,(13):1099
爆轰波是自然界存在于预混可燃气体中的两种燃烧形式之一,它通过前导激波压缩可燃气体自点火,并借助迅速释放的化学反应放热实现超声速自持传播.爆轰物理研究一方面应用于煤矿瓦斯爆炸、化工厂和各种可爆粉尘场所的爆轰事故的预防和防护;另一方面作为一种高速、高效的燃烧模式,在航空航天的热力推进技术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48.
有氧环境下,利用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研究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产NADH氧化酶(NOX)的发酵条件.采用8层纱布,在温度为30℃,pH=7.0,转速为150 r.min-1的条件下发酵培养23 h,用pH值为5.8的0.1 mol.L-1磷酸钾缓冲液对细胞进行洗涤悬浮,超声波破碎(功率为400 W,超声2 s,间歇2 s,破碎12 min)后,测得其比活力可达2.317 mkat.g-1.通过DEAE Sepharose Fast Flow,Macro-Prep High Q和Hydroxyapatite-Ⅰ三步纯化后,其纯化倍数为3.11,回收率为8.50%.  相似文献   
949.
变形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lecoglossicid)是引起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内脏白点病的主要病原。基于变形假单胞菌的gyrB基因与大黄鱼的单拷贝基因gdf-8分别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对所设计的变形假单胞菌gyrB基因的引物特异性进行了检验,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了400尾人工浸泡感染变形假单胞菌5 d后的大黄鱼幼鱼脾脏中的病原菌的相对含量。结果显示,基于gyrB基因所设计的引物对变形假单胞菌检测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可以用于对变形假单胞菌的定性和定量检测;400尾人工攻毒大黄鱼幼鱼脾脏中变形假单胞菌的相对含量(相对带菌量,用gyrB基因拷贝数与大黄鱼gdf-8基因拷贝数之比表示)变化在5.04×10~(-7)~0.482之间,不同个体之间的相对带菌量差异很大,说明不同个体的大黄鱼对变形假单胞菌感染的抵抗力有很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950.
王竞  孙煜姣  马姝  王奉博 《科学通报》2020,65(26):2914-2921
导电性磁铁矿(Fe_3O_4)已被证实能促进厌氧微生物直接种间电子传递.然而磁铁矿在厌氧水处理过程中会被铁还原菌利用而溶解,造成大量磁铁矿随出水流失,影响其长期介导作用.基于此,本研究在微氧连续运行的活性污泥反应器(activated sludge reactor, AS)中投加亚微米级(0.1~0.3μm)磁铁矿建立Fe_3O_4/AS复合体系(R2),以强化反硝化生物降解苯酚和喹啉,并探讨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微氧条件下(DO=0.5~1.0 mg/L)运行80 d后, R2体系有效缓解了磁铁矿的还原溶解,反应器中铁矿物主要以磁铁矿和针铁矿形式存在,其出水Fe~(2+)浓度始终保持在0.2 mg/L左右;当进水喹啉浓度为55 mg/L时, R2体系中化学需氧量、苯酚、喹啉、NO_3-N、总有机碳和总氮去除率比对照组R1分别提高了38%、49%、65%、64%、23%和98%.机理研究表明, R2中与反硝化和芳烃降解有关的菌属(如Denitratisoma和Azoarcus)丰度显著提升;磁铁矿刺激了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EPS)的分泌(约为R1的2倍)和污泥微生物间的凝聚;磁铁矿的加入显著提高了EPS中胞外电子穿梭体(血红素c和类腐殖酸)浓度以及与污染物降解和氮还原相关的酶活性(R2 EPS中脱氢酶、硝酸盐还原酶和亚硝酸盐还原酶活性分别是R1的2.4、5.8和4.3倍),从而加快了芳烃降解菌与反硝化菌之间的电子传递速率,实现了Fe_3O_4/AS体系更好的脱氮除碳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