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10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3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61.
神经放电节律在参数空间的分岔结构不仅是重要的动力学问题,对于揭示神经信息编码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大鼠损伤坐骨神经模型,研究了不同K^+通道阻断剂的浓度下神经自发放电随Ca^2+浓度变化的分岔序列规律.结果发现,包含节律模式种类较少的简单分岔序列可以与包含多类周期和混沌的复杂分岔序列相互转换,复杂分岔序列之间也可以转换.分岔点附近的混沌节律的不同是识别分岔序列不同的主要标志.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神经放电的非线性动力学现象,也会为建立神经放电在参数空间的分岔序列结构进而揭示神经编码机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2.
采用全事件记录法,2011年7—8月对秦岭南坡仿生态环境下养殖的中国大鲵繁殖前期夜间活动节律及影响其出洞活动的环境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每天19:30大鲵开始出洞活动,21:30至次日凌晨1:30为出洞活动高峰期,6:30后返回洞穴;雌性和雄性成鲵的夜间活动数量存在显著差异,成体与亚成体的夜间活动数量无显著差异;在不同天气条件下,大鲵出洞活动的数量与水温、光照强度的相关性较强;当光照强度在685~1 431lx、相对光照强度为3%时大鲵开始出洞活动或回洞隐藏,而当光照强度降至0lx后约2h、水温在17.1~18.4℃时出洞活动达到高峰期.表明在繁殖前期大鲵夜间活动节律同时受光照和水温的影响,光照强度是控制大鲵出洞活动的关键因子,水温是决定其出洞活动高峰期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63.
探究武夷山国家公园野生动物的活动节律及其影响因素可为园区野生动物的保护提 供科学参考。基于2020年武夷山国家公园的红外监测数据,对白鹇和小麂的活动节律及影响因素 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白鹇(Lophura nycthemera)属于三峰型昼行鸟类,活动峰值出现在 6:00— 8:00、8:00—10:00和16:00—18:00,夜间和凌晨活跃程度较低;与夏秋季节相比,白鹇冬春季节活动 强度较高,活动峰值出现在1月,相对丰富度指数季节差异较大;小麂(Muntiacus reevesi)有1个日 活动高峰,活动峰值出现在18:00—20:00,凌晨活动强度降低;与秋冬季节相比,小麂春夏两季的 活动强度较高,活动高峰期出现在8月,相对丰富度指数季节差异较大;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干扰的 共同作用,白鹇和小麂在海拔较高、温度适宜、坡度较高的地区相对丰富度指数较高,在距离农田 较近的区域活跃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64.
对1 a生欧洲三倍体山杨组培苗进行苗高和地径生长节律调查,用Mitscherlich生长方程进行了拟合,揭示出苗高和地径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通过对不同生根量的观测统计分析和LSR检验,确定出地径的生长量以生根5条和6条为最佳,苗高生长量以4条、5条、6条为最佳,生根2条和3条的苗木在地径和苗高上都比较差.  相似文献   
65.
2008年春季毛脚鵟活动节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季毛脚鵟白天活动时间大部分用于栖停(36.60%)捕食(3.56%)飞行(32.04%)滑翔(11.00%)悬停(7.61%)戏耍(2.36%).毛脚鵟一天有两个活动高峰,分别在上午(9.00—10.oo)下午(15.00—16.oo),通过对行为发生时间的相关分析,发现活动高峰主要由栖停和飞行等行为组成.并通过观察得出毛脚鵟迁徙的时间.  相似文献   
66.
2007年8月至2008年7月,在广西崇左白头叶猴自然保护区选择一群白头叶猴全雄群作为观察对象,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收集相关的行为数据,从中探讨群大小和组成对白头叶猴日活动节律和活动时间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白头叶猴全雄群的日活动节律表现为上午和下午的觅食高峰,中午进入长时间的休息期.全雄群一天中活动时间有48.7%用于休息,23.3%用于移动,18.5%用于觅食,用于玩耍、理毛和其他行为的时间较少,分别占日活动时间的7.2%、1.9%和0.4%.除用于玩耍时间外,它们用于其他活动的时间分配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差异.与雨季相比,旱季里全雄群花费更多的时间用于玩耍.分析表明,白头叶猴全雄群和两性群群大小和组成的差异明显影响着它们的活动时间分配.  相似文献   
67.
 生物日节律(circadian rhythm)也叫昼夜节律,是以约昼夜24 h为周期的、在生命体中普遍存在的节律性生理生化和行为活动,是众多生物节律或生物钟的一种。美国的3位科学家杰弗理·霍尔(Jeffrey C.Hall)、迈克尔·罗斯巴什(Michael Ros-bash)和迈克尔·杨(Michael W.Young)因发现调节生物日节律行为的基因并阐明其作用原理获得了201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项工作揭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基本生命现象的分子机理,对了解生命的运行原理以及生命在演化过程中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治疗由于生物钟失常而导致的人类疾病和开发调控生物钟元件的药物奠定了基础。本文介绍生物节律的研究历史,解读生物节律的分子机理,展望生物节律研究的方向,并探讨其对人类健康和农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8.
脑电信号(EEG)蕴涵着视觉警戒操作过程中的状态变化信息,利用凯泽窗函数法设计了有限长脉冲响应(FIR)数字滤波器,提取了EEG信号中δ、θ、α、β等节律,计算了各节律的相对能量。以相对能量为特征探讨了警觉状态与低警觉状态的节律差异,警觉状态变化过程中不同脑区节律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该方法所获取的EEG特征能够较好地表征警觉状态变化,为脑机接口监控操作员的状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9.
70.
为对比自由运动和被动运动时海马神经元群体的协同性,分别在被动运动和自由运动这2种情况下,使用神经信号记录设备记录成年大鼠海马区神经元锋电位和场电位,采用时域相位和频域锋电位-场电位相干这2种分析方法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被动运动和自由运动时大鼠海马锋电位都受到场电位theta节律调制,被动运动时的调制深度比自由运动时降低。进一步的锋电位-场电位相干分析表明:被动运动时锋电位与theta节律相干值降低。调制深度和相干的降低体现了二者协同性减弱,可能是由于被动运动时本体感觉缺失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