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14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格调高下.无疑是艺术创作取向时所首先关注的焦点问题.是艺术的灵魂.艺术的生命。因此.雅与俗便成为艺术评论家手中的一把令人望而生畏的利刃。被析为雅的,便是旗帜,便是成功;被判为俗的.便是鄙俚浅陋,便是不值一晒.便是过街老鼠,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有些艺术门类里.如书法国画,单是雅与俗这两个字限使足以定其生与死。  相似文献   
12.
13.
于培杰教授的第四部长篇历史小说《兵圣孙武》(以下简称《孙武》)出版后,在我院及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这不仅是一项可喜的成果,也是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为此,我们约请了几位从事文史研究的专家教授举行了这次笔谈活动,以期通过讨论共同提高认识,将艺术创作规律课题引向深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公共艺术中的现代陶艺是公共艺术的某种现象,它给正在发展的公共艺术带来很多新的语言,现代陶艺与公共艺术发生交叉部分,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我们着力探讨的部分,本文从公共艺术创作的"材料选择","公共艺术教育"和"公共艺术创作团队"三个方面来阐述现代陶艺在公共艺术中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5.
艺术创作是定位于引领观众,还是迎合其心理诉求,值得学界深思。民间舞蹈是艺术"集大成之代表作",中国各地的民间舞蹈各具特色。艺术创作可学习、借鉴外来文化,但也应有效地运用中国民间舞蹈艺术中的精华,对其创作理念进行思考、创新。而这一过程中免不了需要思考创作时应当迎合观众还是引领观众的问题,这个问题不只民间舞蹈的创作会遇到。电影、电视、戏剧等艺术创作都会遇到这一问题。然而显而易见的是,艺术创作应该根植生活引领观众。探究此类问题,对民间舞蹈传承及创作具有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6.
罗耀玲 《科技潮》2007,(8):42-42
近日,由IDD国际动画学院和DDF国际数字设计基金会主办的国际创意奥斯卡巡回演讲在北京数字娱乐产业基地举行。会上,曾获奥斯卡视觉效果奖的大师斯各特·斯多克迪克(Scott Stokdyk)先生和加拿大谢尔丹动画学院罗宾·金(Robin King)教授从艺术的角度全面系统地剖析了国际数字艺术创作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7.
音乐创作中的内心听觉与想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创作需要作曲家在一片空白的听觉空间中建造起一座宏伟的音乐大厦,它需要依靠广阔的想象力和内心听觉去帮助它完成这一过程。所以说内心听觉及想象是艺术创作最重要的心理因素,音乐创作比任何其它艺术创作更需要想象,因为它在现实中找不到模式。  相似文献   
18.
物化是画家的主体和创作对象的客体合而为一的境界,就是物我合一的境界。画家只有进入了物化境界,才能创作出形神兼备的作品。  相似文献   
19.
浅谈色彩的情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色彩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及效果的论述,说明了色彩与情感是紧相连的,一件好的艺术作品,只有创作者恰到好处地把握了色彩赋予人们情感的象征意义,正确处理色彩情感表现与所处环境的关系,才能卢人们的情感,使作品增添无穷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创作是作者由内(内心)而外(作品);鉴赏,则是读者由外而内,由双向活动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活动的两上方面,缺一不可,由作者的创造和读者的二度创造所共同构成的这一“艺术活动”,正是在主体与客体的多次双向逆反运动中“发生”的。“二度创造”表现为一是在原创作品形象的基础上,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二是对原创作品进行思想和艺术的评价,而意境即应该包括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