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03篇
教育与普及   70篇
理论与方法论   33篇
综合类   352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52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204篇
  2011年   225篇
  2010年   292篇
  2009年   329篇
  2008年   357篇
  2007年   357篇
  2006年   204篇
  2005年   171篇
  2004年   199篇
  2003年   189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69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79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4 毫秒
991.
阅读课虽没有音乐、美术那么直感。但它却能赋予审美教育更为广阔的天地。因此阅读教学与审美教育不可分割,理智评价与情感评价当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992.
曾娴 《科技信息》2011,(6):309-309
音乐是中学生喜欢的科目,所以教师应恰当利用中学音乐教学中审美功能的实施方法,快速有效地提高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笔者从三方面探究,仅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993.
死亡作为叙事结构的一个部分,在叙事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凯特·肖邦的小说《觉醒》运用伏笔的手法建立了死亡叙事的结构,不仅使作品更具完整性,同时也回溯性地赋予前面内容以意义.小说以死叙生,使其具有探讨个体存在的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994.
唐代的知识分子与科举结缘以觅取社会声誊和政治出路。唐代出现大量与科学直接有关的诗歌,如赴举自述诗、登科抒怀诗、下第志感诗、送人赴学诗、贺人及第诗、慰人落第诗等,本文将其概言为科学诗,并透过科学诗分析当时的社会习俗、文化心态以及唐诗的一些构思规律和审美特点。  相似文献   
995.
本文认为朱自清先生诗论的基本审美取向是“中和美”。通过朱先生的人生经历和人生态度阐明他这种审美取向的成因及他的人生态度与文学审美态度的一致性。文章主要是从朱先生对诗的内容与形式、继承中国诗歌的优良传统与学习西方诗歌的表现手法、诗的风格与品味三方面的态度,观点及论述证实了他诗论审美取向的基本特征是兼容并蓄、雅俗共赏、雍容公正的“中和美”。  相似文献   
996.
张晓军 《科技信息》2010,(34):I0155-I0155
1.引言 随着"文化工业"时代的到来,一种全新的消费性大众文化以不可阻挡之势成为当代各国大众文化生活中的主潮。这种全新的消费文化主要满足人们的感性娱乐需求,具有市场化,世俗化,游戏化,平面化和大众化的特征。由于市场经济,大众传媒和商业化复制到强劲作用,审美文化有超逸转向随俗,大众文化进入了审美的领地。  相似文献   
997.
张春丽 《科技信息》2010,(19):I0230-I0230
如何让每一位来自农村的学生对舞蹈课产生浓厚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98.
工艺美术创作往往以美的形象、美的形式给人以美的享受,山水画亦是如此。山水画是人们依照大自然的山水奇美秀丽为基础而创作成的,给予人们无限的美感。然而,陶瓷山水画不仅将山水画这一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且加入了陶瓷这一特色,使之具有极强的美感和装饰性。如今陶瓷山水画的创作更加需要借鉴中国山水画的创作手段和表现手法,结合陶瓷装饰的工艺特点使其美感和装饰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展现,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精品。  相似文献   
999.
论述了体育教学中实施美学教育的意义和作用,从如何认识体育教学中的美和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充分的展示美等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00.
真正的艺术品不是仅靠多种技法的熟练堆砌就可成就,它是艺术家对社会、对大自然的敏锐观察,经深切体悟后,以手运心移其形似尚其骨气。因此,无论是陶瓷绘画,还是其他绘画形式,都是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和艺术创造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