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4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22篇
教育与普及   43篇
理论与方法论   20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2014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设备制备了93W-5.6Ni-1.4Fe高比重合金,烧结温度范围为1 100~1 180 ℃,保温时间为5 min.对不同烧结温度下的样品进行了密度、硬度、抗弯强度等性能测试,采用场发射SEM观察了样品表面形貌及断裂行为.结果表明:采用SPS烧结,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实现93W-5.6Ni-1.4Fe高比重合金的固相烧结,使合金致密化,并能有效控制钨晶粒长大,提高材料的硬度、抗弯强度等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92.
黄骅坳陷板桥凹陷老第三系埋藏深度超过 3 5 0 0 m的砂岩体普遍处于超压系统中 ,异常超压的形成与油气的初次运移直接相关 ,与断层相关的异常超压泄漏是形成次生孔隙的一个重要因素。次生孔隙是因颗粒或胶结物的溶解而形成的 ,异常超压并不是形成有效次生孔隙的直接原因 ;但由于超压在断层处的泄漏 ,导致砂岩体中的溶解物质得以搬运出储层 ,从而形成次生孔隙并伴随着孔隙度的净增加。板中地区深层异常超压的形成和泄漏是一个动态的平衡过程 ,次生孔隙形成后随着油气的介入而得以保存下来  相似文献   
93.
双孔复合封闭储层中井底压力的Laplace空间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双孔复合封闭储层模型,研究了两种内边界条件下的交流率问题的无因次井底压力的Laplace空间解,在深入剖析解的结构的基础上,找出了它与常见的复合、双孔、均质储层井底压力之间的关系,该研究是对试井分析理论的一种完善,对油藏数值模拟方法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4.
以洪东洼槽为例 ,根据其钻井剖面、地震测线及测试资料 ,结合油气勘探现状 ,运用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等多学科理论 ,以沉积、构造演化入手的油气地质动态综合分析法为思路 ,对洪东洼槽的基本成油条件进行深入分析 ,总结其油气勘探成功、失利的原因和油气分布规律 ,寻找有利勘探方向 .结果表明 :早白垩世阿尔善期湖盆的碎屑物质主要来自陡岸 ,在纵向上形成多套自生自储式含油组合 ;在平面上形成多期继承、叠加连片的非构造圈闭 .最后指出阿上段、阿中段是油气钻探的主要目的层段 ,努格达构造带下倾部位是非构造油气藏形成的有利部位和有利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95.
根据岩性和电性特征 ,对胜利油田王家岗地区下第三系沙四段砂岩储集层的类型及分布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王家岗地区沙四段自上而下可划分为 4个砂层组和蓝灰段 ,其中第三和第四砂层组为主要砂岩储集层发育段。根据地质、地震和测井相资料 ,又将第三砂层组划分为 7种沉积微相 ;第四砂层组划分为 6种沉积微相。研究还表明 ,该地区的砂岩储集层分为中孔中渗、中孔低渗和低孔低渗 3种储集层类型 ,其中以低孔低渗储集层为主 ,其储集层物性主要受沉积相类型和成岩作用所控制  相似文献   
96.
不同成因观点在砂岩铜矿找矿中的应用和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砂岩铜矿沉积成因观点和以沉积为基础地下水溶液改造成矿的后生成因观点,从物质来源,构造对砂岩铜矿成矿的控制,矿床富集部位,找矿勘探工作的侧重点、矿床成因机制等6个方面认识上存在的分岐作了论述,以其广开思路,扩大该类型矿床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97.
文章阐述了川北砂岩型铀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根据能谱测量,用U,Th,K元素的丰度和比值,获得铀富集的有利条件、不利条件。通过伽马能谱法(测U,Th,K)和X射线荧光法(测As,Ba),区分含铀浅色砂岩和不含铀浅色砂岩,区分红色砂岩(红色泥岩)与浅色砂岩,缩小川北砂岩找铀矿的范围。  相似文献   
98.
对胜利油田不同类型的储集砂岩的制片方法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选择低温烤油煮胶和抽真空常压下浸环氧树脂固结样品是制作饱和含油岩样薄片的较理想方案;用502胶形成外套膜后再用低温烤油煮胶,是完成急需样品制片的快速方法;在载物片上用502胶或环氧树脂固结砂粒,制成平面,是解决散砂制片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99.
陕北特低渗油田工业油流标准确定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为确定适合陕北特低渗油田的地方性工业油流标准,提高该类油田储量的计算精度。方法 应用数值模拟、类比等方法,确定该油田的工业油流标准。结果 按国家标准计算的工业油流值明显偏小,误差较大;运用产量递减法,并考虑到原油市场价格、油田开发投资、油气生产成本及原油利润等因素确定出新的地方性工业油流标准.更适合于陕北特低渗油田的实际。结论 新的工业油流标准可提高储量的计算精度.方便油田开发方案的调整,提高油藏动态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0.
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的动态平衡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动态平衡的概念,对东营凹陷网毯式体系中的结构、油气的输导、仓储和成藏的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仓储层作为连接油源通道网层和油气聚集网层的枢纽,对来自油源通道网层的油气起到临时的仓储作用。一部分油气通过仓储层的输导,在上部网层聚集成藏,另一部分油气可在仓储层中聚集成藏。仓储层输导和聚集油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某一个历史时期,它维持着油气运聚的动态平衡。在东营凹陷中、东部,仓储层发育,构造运动形成了多种空隙,并组成了多种类型的油气运移通道,故油气二次成藏的机会较多,是寻找他源隐蔽油气藏的重要区域,在今后的油气勘探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